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6年文坛有两部"文革"作品面世,那就是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兄弟》。两部作品在创作上也有某种共性,两位作者皆有先锋创作的历史,由此,笔者认为莫言和余华对待"文革"的态度是由颠覆开始转向了一种大历史的包容。  相似文献   
2.
与中国第五代导演对历史的寓言化不同,第六代更多的是将历史拉伸到当下。在这种对当下的冷静体察中,第六代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带入到电影中来。通过对边缘题材的开掘,对失语的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一些亚文化层面的进入等影像策略,有效地打破了被官方垄断的历史记忆,在话语的“颠覆”与“包容”中实现了个人历史记忆的银幕书写。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有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家,狄更斯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命运,特别是处于失语状态的女性的命运。文章借助女权主义视角,运用权力话语对《董贝父子》进行文本分析,指出该作品所蕴含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对男权文化的颠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住宅空间分配模式的探讨,分析了传统空间模式与现在居住生活观念的矛盾,提出了室内设计要创新必须先要在建筑空间分配上有所突破的观点.并阐述了室内设计中应该考虑时间这一因素的四维设计理论构想.同时,结合具体项目,对室内设计创新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网络小说因其写作的无功利性与随意性,而在叙事结构上呈现出了与传统小说叙事结构的清晰严谨截然相反的特征,如多种叙事方式糅合并存,形成多变与多样化的叙事结构;或是由于叙事的松散随意,而成为一种"无结构"的结构样式。网络小说叙事结构的创新具有独特而深刻的美学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文学的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6.
安吉拉·卡特的《马戏团之夜》是一部狂欢化程度极高的作品。利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三个方面来观照,该作品都深深蕴含着女性狂欢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非作家库切在他的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塑造了一个没有确切年代和地点的帝国,并充分展现了在这个帝国下被边缘化了的野蛮人的生活空间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与话语关系,最后对帝国的殖民话语进行了质疑和思考,显示了作品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交融的产物.美国华裔作家大多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他们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受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东方主义视角的影响.然而,不同时代的华裔作家也分别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回应并最终颠覆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东方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作家发表了代表农民声音的"知青小说",呈现了与以往知青小说极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格特点。这种农民代言人的知青小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儿童视角的书写策略,不仅展示了较为独特的表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以此为手段,完全颠覆了新时期主流知青小说所树立起来的价值系统和知青形象,有利于展示历史与文学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10.
爱伦.坡一生沉醉于描写死亡,描写人面对死亡时肉体和精神刹那间的直觉。这使得“颠覆性”成了坡小说的重要的美学特征。坡小说的颠覆性包括三个层面:现实与梦幻的颠覆→理智与迷狂的颠覆→生命与死亡的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