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4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网络计划的特点,在求解其最低费用日程时,引入最小割的概念,从而改进了该问题的求解方法。文中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算法流程,并附有算例.此法运用较简便,且易于计算机计算,自动化水平高,因而便于有关人员采用.  相似文献   
2.
ISAT方法在射流火焰PDF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种应用于湍流反应流场中,用以减少化学反应计算时间的有效方法——当地自适应建表方法,并对之做了改进,使其可以适用于变时间步长环境下的计算流场.应用此方法计算甲烷/空气湍流射流扩散火焰问题,结果显示同直接数值积分方法比较,当地自适应建表方法可以在保证满足计算精度要求的条件下有效的减少化学反应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状分数阶黏弹性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的固结解答,采用边界元法与有限元法耦合的方法,探讨板与黏弹性饱和地基的共同作用。首先基于Mindlin中厚板理论,得到板的总刚度矩阵方程;随后引入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地基的精细积分解答,获得地基柔度矩阵方程;最后利用板?土协调条件,得到黏弹性饱和地基与板共同作用的解答。与已有文献对比,验证了本文解的正确性,并讨论黏弹性饱和地基参数和地基加固深度等因素对筏板与地基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小光  吴斐 《河南科学》1998,16(3):270-274
基于网络流模型,本文提出了确定模糊网络关键路线的参数线性规划方法,并给出了反映决策者偏好信息的模糊网络关键路线和工程模糊完工期的隶属函数形式,从而得到了模糊网络关键路线性质的更全面结果。最后,针对模糊环境下的并行工程计划问题,给出了模糊网络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个基于TMS320C6701的DSPs系统,实现复杂背景中单个运动目标的实时跟踪.同时给出在复杂背景下人物自适应跟踪的实验结果.在这基础上,结合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和模板匹配法,讨论一个复杂背景下多运动目标自适应跟踪系统,同时也给出运动目标检测和模板匹配的实验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7.
本文给出了层状半空间体弹塑性问题分析一种半解析元方法,该方法采用二维解析一维离散建立半解析单元,与有限元法相比极大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以磨机负荷控制系统为例,介绍了一个管理控制综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内容为磨机配料秤(前端控制器)的上位机管理,自动控制磨机负荷的大小,以及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全路网改进动态O-D反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态O-D矩阵在全路网中难以直接获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反推模型。首先提出了以最小化观测值与反推值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作为目标函数的路口参数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设计了编解码方案。将反推得到的路口转向流量和流量检测系统中得到的路段流量共同作为已知量,建立了其与全路网动态O-D矩阵的动态关系,增强了系统的静定性。以反推值与最优历史值的偏差作为状态变量,建立了基于Kalman滤波的状态空间模型,并采用扩展Kalman滤波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离心压气机实际气体三维粘性流场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时间推进法求解连续性方程、时均N-S方程、能量方程、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及Yang&Shih紊流模型,对压缩重介质实际气体(丙稀)的大流量离心压气机整级流场(闭式叶轮、扩压器、弯道及回流器)进行了数值分析,其中实际气体的热力学属性均表示成温度的函数.分析了压缩实际气体丙稀时模型级内部尤其是弯道及回流器内部的流动规律,将计算结果与丙稀作为理想气体时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实际气体模型进行模拟时压气机性能更接近于实际性能.压缩实际气体及理想气体时叶轮内部速度分布及模型级出口参数是不同的,叶轮出口流场参数分布差别主要集中在轮盘、轮盖两侧.沿弯道及回流器中央流线的压力系数差别显著,模型级出口理想气体的压力系数明显高于实际气体.为了加快收敛,计算时采用了隐式残差平均法及完全多重网格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