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深化客家方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语言学不但要研究语言和客观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主观社会诸因素在语言和言语活动中的反映。据此,我们应该联系社会,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研究客家方言。同时,又通过客家方言深刻地了解和研究客家这一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2.
以唐山六个市辖区为主要调查区域,调查唐山方言俚语的使用状况和唐山人对俚语词的认知态度。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情感认同等社会因素对唐山方言俚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邱晨 《科技资讯》2010,(35):139-140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英语教学,分析了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指出了它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要求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设计者不仅要看到所教授的语言本身,还要看到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交际能力,重视社会文化,重视语篇教学和语境教学。  相似文献   
4.
以斯科顿的"标记模式理论"和弗希曼提出的"域分析法"等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揭示了印刷媒体及网络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复杂的动因。语码转换不是随意的,是一种主观性的言语选择过程,是用来传递一种社会及语用特性。汉语中夹着英语的这种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汉语语境下的汉英语码转换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彭卓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5):123-126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丰富了人类的交际渠道。网络交际语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语言变体,该变体有独特的构词方式,在社会语言学的语域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待该语言,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引导其向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再现原文语言的文体特征,以达到最大近似等效的翻译效果,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翻译方法。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在语言变异和方言等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文学作品《飘》中的不同译文的实例分析,讨论了从源语语言与目的语语言语篇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为语言变异翻译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语言文字学传统上被称之为“小学”而不受重用。从宏观的学术视野、典型的个案剖析、深入的田野调查、详实的事实数据四个方面,评论周庆生的新著《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说明语言学具有“经世济民”的重大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两岸大中学校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词语来源认知调查结果呈现的两种状态显示两岸词语存在一定差异。语言是社会现象,词语是社会的产物,两岸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必然使两岸词语烙上各自的印记,两岸汉语词语来源认知的差异是调查对象对于词语自身印记的反映。两岸词语差异是汉语内部的差异,随着两岸互动日渐频繁,部分词语自身的印记已开始模糊并逐渐淡化,因而两岸互动是汉语词语融通最便利最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与社会语境中语言使用的一种学说,它把"语言"作为研究内容,考察社会对语言的影响,揭示语言的本质。品牌名称与社会语言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蕴含了语义预设、性别差异、社会语境等大量的社会语言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英语的普及和发展,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英美文化中性别语言差异,也对多元化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研究人员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性别语言差异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语言学与性别差异现象,提出了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研究的必要性及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的具体表现,从而实现男女间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