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519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着重针对应用于饲料生产工艺的称重配料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特别是对空中落差的研究,推出了实现该控制策略的高性能称重配料控制器,并进行切实可行的软硬件设计,以真正实现称重配料系统的高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降价法研究了多孔介质中一维核废料污染问题,此模型由一非线性抛物-椭圆耦合偏微分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来描述,对此问题给出了一个关于时间和空间均具有二阶精度的差分格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直流电机位置伺服系统计算机控制输入输出信号的处理,可逆计数器的使用及数的读取方法,输出数字信号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经过水泥掺合处理的河道沉积淤泥作为路基填料的膨胀性能,对不同初始含水量(质量分数分别为90%,130%和170%)的淤泥经不同掺合比(按湿质量计分别为9%,11%和13%)的水泥处理后形成的多种不同的水泥土试样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初次膨胀试验及试样干燥三个月后重新浸水的二次膨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初次膨胀值很不显著,但二次浸水膨胀试验表明试样的总膨胀量有增大的趋势。试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从矿物形成方面解释了水泥土膨胀性能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中水化热的降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中水化热可以降低温度应力、减少裂纹。比较了添加沸石、轻烧高岭石粉、矿渣和粉煤灰对ASC特种水泥树脂固化体抗压强度的影响。根据强度测试结果,选择了使固化体强度可以满足要求的配方。通过比较相同散热条件下所选配方的最高中心温度,选择得到了添加20%沸石的最佳配方。实测了用最佳配方进行200L固化的温度曲线。结果表明:该配方的最高温度为75.4℃,且固化体表面不出现裂纹,树脂包容量体积分数达到55%~60%,实现了放射性废树脂的高效固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PLC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及配置,并对控制系统的5种操作方式和控制程序的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敬字信仰是中国历史上广泛存在于民间的一种信仰形式。迄今祖国大陆从文献资料出发研究敬字信仰的成果尚属空白。宝岛台湾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迭见,但研究的区域范围局限于台湾地区。笔者自去年以来通过在福建客家地区广泛的田野调查,从各种文献中搜寻到相当数量的第一手资料,有力印证了台湾学者提出的台湾敬字信仰来源于祖国大陆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海峡两岸敬字信仰渊源关系问题研究的资料空白,为证明海峡两岸敬字信仰的渊源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枯燥、乏味的感觉,阐述了必须在教学中采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9.
河口地区沉积物的溯河搬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江、南流江、钱塘江河口地区的现场观测表明,涨潮流是使沉积物溯河搬运的主要动力,而有孔虫和铁皂石则分别代表溯河搬运的“轻”、重矿物。这种海相微体化石和海相自生矿物不仅见于河口地区,而且出现在全新世沉积层中。沉积物溯河搬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海进河床充填层序的形成和解释了全新世太湖地区的某些海侵沉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展示了一个计算泥沙输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此模型的特点在于较准确地计入凝絮及河床侵蚀对于泥沙沉淀过程的影响,关于凝絮及侵蚀的定量计算模型已为大量实验所验证,且是首次被结合运用于三维输运计算。文中对于海湾区域的泥沙输运进行了数值研究,第一闪通过定量计算评实了所谓最大浑浊区的存在,并研究了影响其形成及强度的几个因素,这些计算结果不仅评实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而且显示了其在泥沙输运研究方面的作用与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