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2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实测数据,以多车道公路桥梁车辆荷载效应组合为背景,基于ISO2394提出的原则,探讨了荷载效应组合系数的统计方法,以合理确定参与组合的各种荷载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2.
《四世同堂》的家族景观和胡同世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携带他浓郁的文化意识,通过解剖沦陷区的一个小胡同,并刻划以祁家为中心的一系列胡同居民,来展现八年抗战时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小说中"家族"生活与"小胡同"的世情民生,是作家进行文化思考的窗口和载体。认真解析小说的文化讯息,从中可以窥见老舍对传统民族文化、国民性弱点进行反省批判,探索民族生存方式改造重建之路的深层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在二级公路定线时,可利用导线网中的导线点位置进行线位控制.导线点的布设一方面作为测设路线中桩的坐标参考点,另一方面作为路线定线的线位控制点.用导线图代替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实地放线.利用此法既节省了测设地形图的时间,又提高了道路定线质量.可供道路定线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两硬”条件下半煤岩巷掘进一直是影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掘关系的主要问题。在四台矿11#层410盘区51003半煤岩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实现了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5.
如何防止高速公路中汽车追尾是智能交通系统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心透视原理和图像处理的方法可以解决车道识别,车辆识别和车间距测量的关键难点,达到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预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算法简便,可以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工况下四轮独立驱/制动电动车的车道偏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转矩分配的车道保持辅助控制方法。该方法的辅助控制系统分为3层,顶层控制器根据人-车-路信息实时进行辅助控制决策,并计算车道保持所需的横摆响应;中层控制器基于滑模控制算法,计算横摆响应跟踪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底层控制器通过主动转矩分配产生附加横摆力矩,干预车辆行驶轨迹,以达到车道保持的目的。采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进行高速单移线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主动转矩分配的四轮独立驱/制动电动车车道保持辅助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车辆动力学稳定性,在高附路面和低附路面上均能够有效地干预车辆行驶轨迹,防止车辆偏离车道。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意图预测可以帮助智能车辆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并做出更加安全的决策,从而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促进人机协同驾驶。为了对驾驶员未来的意图做出更加精准的预测,提出了一种交互式意图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将隐马尔可夫模型(HMM)与高斯混合模型(GMM)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周围场景信息后建立了行为识别模型,用于对当前的驾驶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考虑到交通场景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基于意图的轨迹预测方法规划出一条最佳的行驶轨迹,并采用最大期望效用理论对未来的驾驶行为进行推理。由于行为识别和意图推理模型综合考虑了交通态势的演变过程和车辆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将两个模型得到的结果相结合可得到车辆最终预测出的驾驶意图。最后,在NGSIM数据集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行为识别模型能够提前0.2~0.3 s识别出车辆的换道意图,结合未来意图推理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出车辆未来的驾驶行为,由此可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具有实时、便捷、低成本、高精度、低误差的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该系统由道路上架设的摄像头采集实时交通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嵌入式Linux 系统下, 采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对车辆变道的行为信息进行统计计算, 并将完整程序移植到ARM11 微处理器上实现该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的实时性好、统计结果准确; 系统工作稳定, 数据传输准确, 有效地避免了外界干扰,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有界变参数车道保持准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定车辆质量、转动惯量、轮胎侧偏刚度等参数具有不确定性,考虑时变有界和慢变未知两种情况,研究了自动化公路系统车道保持控制方法.基于位置预瞄策略和车辆横向动力学模型,建立预瞄点处的车辆横向位置误差和横摆角误差动态方程;采用准滑模控制方法,设计车道保持变结构控制规律;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文中设计的控制方法,在达到满意跟踪性能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颤振,对参数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高快速路汇入区(即合流区)瓶颈是交通流运行的咽喉,汇入瓶颈交通流失效会加剧拥堵,诱发交通振荡以及事故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与现有研究大都通过调节匝道汇入车辆行为或主线车辆速度进而试图改善汇入区交通流问题不同,该研究聚焦于瓶颈汇入区上游主线车辆,通过动态调节汇入区上游主线车道车辆分布,提升汇入区通行能力。具体而言,研究提出一种可以对网联车(CV)进行双向换道建议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该方法不依赖于交通流基本图设定的临界密度,通过实时计算每一辆个体CV的向左、向右或保持车道决策以优化车道流量分布,减少汇入车辆干扰,提升汇入效率。基于VISSIM交通仿真软件,通过二次开发搭建了汇入区瓶颈换道优化实时仿真评估系统,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测试不同流量组合和不同CV渗透率下算法的有效性。各车道时空轨迹表明该换道建议优化方法可以有效减小汇入车辆冲突,车均延误分析结果表明在单车道平均流量1 550 ~1 800 veh·h-1区间,即汇入瓶颈失效关键流量区段,换道建议优化方案相比原方案能显著改善汇入区的运行效率,车均延误可降低10 %~50 %左右。CV渗透率敏感性分析表明,在较低的0.2~0.5渗透率下即可达到减小延误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