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曾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5):39-42,82
无论是培根的知识统一、笛卡尔的普遍数学,还是霍布斯的物理主义,都源于一种对绝对确定性的寻求,并试图用一种“科学方法”使知识成为普遍的和永恒的绝对真理,于是,“科学方法”被赋予某种向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转移的能力,甚至获得了某种可以支配其他事物的地位,这是科学主义在17世纪萌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现代反科学主义思潮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反科学主义思潮的科学文化观是对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反动。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文化观,它有其片面性和偏激性,但对于我们今天科学文化观的“格式塔”转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在20世纪40年代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是人类思想史中第一次正面地对科学主义思潮进行的批判。他采取了一条清晰的批判路径,从多个方面论证了科学方法滥用的危害,从而揭示出科学主义思潮暗含的诸多危险,如将导致人们对计划的渴望,以及极权社会的出现,进而批判了科学主义的狂妄和人类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倾向。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相对主义、科学主义是图书馆学定性研究趣味的主要敌人,指出与趣味的敌人作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神圣性与可操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峰 《大自然探索》1999,18(3):98-102
现代医学,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生命的神圣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问题变得日益尖脱,本文在这些问题上既反应对生命过度人文化,浪漫化的理解,也反对过度科学化,技术化的理解,主张必须从两个方面的 命的完整意义,寻求生命的神圣性和操作性之间的融通,使科学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提高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以承认人的智力差异为前提的。天才与教育、智慧与知识以及天才的教育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中居于核心的地位。陶行知的天才教育观是科学主义哲学思潮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结合的结晶。这说明陶行知在当时的体用之争中兼容了传统与西方,但以服务于当时社会现实为目标,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追求是要建立一门科学的语言学,科学性是他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追溯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产生的科学文化背景,认为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形成受到当时科学思想,特别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的深刻影响。理解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起点和关键在于理解他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在于理解他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相似文献   
8.
萨托利的消极技术民主观源于对唯科学主义的警惕和戒惧。唯科学主义分为客观主义、集体主义和历史主义,具有导致极权主义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易损害民主信仰、民主程序和民主过程。捍卫民主必须回归其本源,重视科学反对唯科学主义、重视理性反对唯理性主义,设置技术与民主的边界,以政治平等原则抵制专家治国的越界。  相似文献   
9.
阐述和批判了基因芯片运动员选材技术的科学主义所表现出的逻辑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导致了“公平正义”的丧失和“基因决定论”的泛滥,功利主义导致了人在体育中主体地位的失落和竞技体育的孤立.摆脱基因芯片运动员选材技术的科学主义,必须放弃科学技术对运动员选材的统治野心,内省科学技术的有限性,回归体育的自然选材.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虽然拒斥本体这一形而上学问题,但事实上是在追求笛卡尔的物质实体,以达到对心理及行为客观、精确或实证的分析。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忠实于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将本体作为研究的起点和理论支点。两大研究取向要走向整合就必须解决在本体论方面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