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负载型钌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原位红外表征,并讨论了其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The187Os/188Os ratios of spinel lherzolite xenoliths from Panshishan determined with N-TIM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imitive mantle, which shows depleted mantle characteristics. Their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l2O3/MgO suggests that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 of trace elements Re and Os is similar to that of Al2O3 and MgO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magmatic evolution and Re-Os isotopic system is largely immune to mantle metasomatism. A model age of 2.8–3.4 Ga obtained by187Os/188Os-Al2O3/ MgO correlation might represent the homogeneous age of the mantl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area.  相似文献   
3.
基于氟哌啶醇对钌联吡啶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氟哌啶醇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表明,在6.0×10-7mol/L钌联吡啶和0.10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为7.50)中,控制铂电极的工作电位为1.25 V,氟哌啶醇增强化学发光强度与氟哌啶醇浓度在1.0×10-9~9.0×10-6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10g/mL(S/N=3),对1.0×10-8g/mL的氟哌啶醇进行11次平行测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9%.所建立的方法已应用于针剂和片剂中氟哌啶醇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氨合成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uCl3·3H2 O作为钌活性前驱体 ,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Ru C催化剂 ,利用C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 ,考察钌负载量和预还原处理条件对钌催化剂活性金属分散状况的影响 ,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 .结果表明 ,当钌负载量较低时 ,金属粒子晶粒度较小 ,分散均匀 ,钌利用率较高 ,当负载量质量分数为 4%时 ,炭载体对钌的分散基本已达饱和 ,随着钌负载量进一步增大 ,钌粒子呈明显聚集状态 ,分散度明显下降 ;预还原处理的条件直接影响Ru C催化剂的性能 .  相似文献   
5.
本文发现Ru(Ⅲ)对KIO_4氧化罗丹明6G使其荧光强度降低的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并将这一新的指示反应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测定钌的快速、灵敏、简便的催化动力学流动注射荧光光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1.0μg/L,线性范围为3.0~65.0μg/L,进样频率为63次/小时,该方法已用于人工合成样品中痕量钌的测定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H2SO4介质中,痕量钌的存在对KIO4-偶氮胂DBM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及痕量钌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1μg·mL-1,钌含量在0.001-0.015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7.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Job plot、圆二色光谱、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显色反应以及FRET实验,研究了苯酚基双核钌配合物与c-myc G-四链体DNA(c-myc Pu27和c-myc Pu22)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对c-mycPu27和c-myc Pu22 DNA都有较强结合,键...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新的以吡啶和酚为配体的混合价态双核金属钌的配合物Ru2BMPB,并对其光谱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该配合物具有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E1/2=0.19 V,-0.50 V),很好的稳定性(平衡常数K = 1.46×1012).可见与近红外吸收光谱显示,该配合物在410、665和1 580 nm 处均出现较强的吸收.在可控制的电位下,中心离子Ru的电子转移引起Ru2BMPB的可见与近红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具有可控制的开关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透射电镜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电针、吗啡和Tb~(3+)镇痛期间,小鼠不同脑区亚微结构Ca~(2+)分布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电针、吗啡和Tb~(3+)都使小鼠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下丘脑的髓鞘、线粒体出现大量沉淀颗粒。在电针、吗啡和Tb~(3+)处理前预注钌红对在髓鞘上的沉淀颗粒没有明显影响,但使线粒体内沉淀颗粒显著减少。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证明,这些沉淀颗粒的主要成份是钙。结果提示,从Ca~(2+)分布的改变看,电针,吗啡和Tb~(3+)的镇痛作用十分相似,三者的镇痛效应可能是通过神经细胞膜内、外Ca~(2+)的移动来调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等摩尔NaCl-KCl熔盐体系中各种氧化物电极对Cl)_2析出的电催化活性。用热分解方法制取的石墨基RuO_2和RuO_2+TiO_2电极其电催化作用明显,它们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0.61,0.77A/cm~2,比石墨电极活性大的原因是由于惰性电极具有较大的电极粗糙度,RuO_2电极的双电层电容高达0.38F/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