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堆石坝施工的实时动态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传统的堆石坝全过程施工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施工实时动态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技术、循环网络仿真技术、数据库动态连接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堆石坝施工模拟起点的任意性。该模型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堆石坝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说明,该方法是可靠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软岩料的物理力学特性,论述了软岩料作为面板堆石坝填筑料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软岩堆石料的合理分区布置问题,进而提出了面板堆石坝软岩堆石料利用的基本原则;针对软岩料的利用问题,采用邓肯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结合大坳工程分析了利用软岩料的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实例分析表明:在利用软岩料修筑的面板堆石坝设计中,通过合理布置软岩料分区,在保证坝体整体稳定和面板受力均匀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软岩料利用区的范围可使工程设计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西省某铜矿酸性污水库的地质勘探资料,对该污水库的坝体、坝基和坝肩进行有限元渗流计算及坝坡抗滑稳定性计算,分析大坝的渗流情况、渗透变形和稳定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渗加固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大坝渗漏主要由坝肩和坝体渗漏、坝基渗流、粘土防渗斜墙失效和反滤层堵塞等引起,在渗透情况下坝体安全系数为1.012;采用高压摆喷灌浆和粘土固化注浆技术综合治理后,坝区的总渗水量降低90%,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坝体安全系数为1.520,说明所提出的措施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填石路堤在高等级公路应用中的过程控制,针对石方路堤施工特点,通过铺筑实验段取得了合适的施工工艺、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压实干密度等方案参数,提出了填石路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就填石路堤在公路应用中的过程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针对石方路堤施工特点,通过铺筑实验段,取得了合适的施工工艺、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压实干密度等方案参数,提出了填石路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土石围堰边坡稳定受堰体土石料力学性质、施工洪水及导流建筑物泄流能力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为进行更全面、准确的风险估计,综合考虑水文、水力和土石料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在分析相关参数的分布形式和统计特征值的基础上,通过Monte.Carlo方法耦合仿真分析堰前水位分布和围堰边坡稳定性,建立土石围堰边坡稳定多因素综合风险计算模型,统计分析度汛期间土石围堰边坡稳定综合风险.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的围堰边坡稳定综合风险率小于仅考虑单个随机因素的边坡稳定风险率,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工程土石围堰边坡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中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震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地震中,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坡、面板和结构缝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大坝发生了整体变形.根据这些震害现象,结合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成果,从坝坡破坏性态、坝顶加速度反应、面板应力与变形、大坝的地震变形和面板缝的破坏形式几方面讨论了面板堆石坝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对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的着力点和抗震措施提出了建议:在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中,高面板堆石坝上部面板在地震中可能出现的高应力区是着重点之一;应该考虑坝体地震永久变形对面板附加应力的影响;应特别注意坝顶区堆石体的稳定,建议选择钉结护面板加固方案,从而提高地震时坝顶区堆石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柏叶口堆石坝面板混凝土工程概况,从混凝土配合比、滑模机具、养护措施及整体施工工艺等方面对面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韩敏  史志伟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533-2536,2540
针对堆石坝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递归神经网络建模方法。该神经网络模型包含内部状态神经元的反馈并具有状态空间形式。借助于该网络模型的逼近能力和动态信息存储能力,从观测的结构动态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重构原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新的输入信号做出相应的预测和响应。分别对理想的有限元响应数据和实测的响应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神经网络方法较好地学习了这两组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并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坪上水库的工程概况和地形地质条件,分析论证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工程布置、设计和坝基处理,对其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最终选定坪上水库大坝坝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