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萍乡(城关)方言语音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根据萍乡城关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所表现出的轻声与儿化普遍掌握不好的突出问题,为萍乡城关地区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有效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3.
"X+人"这一表示由于外界的刺激给人造成的某种不舒服的消极主观感受的结构形式在汉语方言里广泛存在。在赣语新余(水北)方言中,"X+人"(如"热人"、"苦人"、"晒人"等)结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类"X+人"结构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由词组凝固成词的过程,在用法上相当于一个形容词。原为实语素的"人"意义不断虚化,显示出了词缀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总结了CNN英语中的连读、卷舌音、爆破音、浊化、缩读等重要的发音特点,对课堂知识进行了补充,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新闻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是所有的人名都可以儿化。能否儿化跟音节结构本身无关。儿化通常只能使用在细小的场合,不能用在大的意义上。谓词性成分多不能儿化。姓名文化中的男大女小,不同于社会等级的男尊女卑。  相似文献   
6.
鞍山方言作为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很少有人研究。为了保护作为鞍山地方文化一部分的鞍山方言,通过实地考察,从语音方面记录和描述了鞍山方言在声调变化和声韵母转换等方面的特征,得出了鞍山方言与普通话在不同语音特征上的主要表现,指出了鞍山方言在平翘舌发音、声母[r]的硬腭化等方面的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语音现象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认知的作用下,"V+于+NP"结构式经过人们重新分析,便有了"V"与"于"之间跨层次的组合。受韵律节奏影响,"V+于"容易走上复合化的道路。复合化后的"X于"具有词化等级的不同,"于"的虚化也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和差异。从历时角度看,"于"经历着"介词→依附于其前的动词→词内成分→类词缀→词缀"这一动态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冯青青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5):24-26,52
潍坊滨海方言的儿化和变调都很有特色,文章作了详细描写。儿化以卷舌为主要特征,伴有主要元音的后化高化或丢失等现象,有时还引起声母的变化。普通的两字组都是前字变调,曲折调、平调多变,降调多不变;后字为轻声的两字组变调依前字的古音地位分两种类型;重叠的两字组变调与单字的古音地位有关,也与重叠后的词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萍乡(城关)方言语音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根据萍乡城关话与普通话之间在韵母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为萍乡城关地区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有效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0.
符俊华 《科技信息》2010,(20):I0175-I0175,I017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