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地浸采铀矿山的退役,特别是应现代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地下水修复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制定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法规,采用哪种修复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环境保护部门和项目执行者。本研究针对酸法浸出矿山特点,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法规的制定原则,并实践了地下水修复综合技术、自然净化、迁移净化、冲洗、弱酸浸出等方法,并在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总结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现场试验和退役矿山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影响地下水修复的矿床自然条件、地下水质量和用途、修复技术、修复费用和时间等因素,给出了推荐的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2.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改良铅和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将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炭加入铅(Pb)和镉(Cd)污染土壤进行培养,检测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培养60d后,Pb和Cd污染土壤pH值较对照上升0.35—0.86单位值,土壤中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含量下降,残渣态含量上升,对目标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的改良效果700℃>500℃>300℃;在生物炭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污染土壤中Pb的残渣态含量比对应单一污染高50.60%—72.79%,而复合污染土壤中Cd的酸可提取态含量较对应单一污染高7.53%—12.99%;热解温度影响生物炭的表面特征和吸附重金属机制,进而影响生物炭改良土壤中目标重金属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典型多环芳烃电化学可逆增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采用具有电化学开关特性的季铵盐实现对典型多环芳烃(PAHs)的可逆增溶,研究了十一烷基二茂铁三甲基溴化铵(FTMA)的电化学可逆特性及其对菲、芘、苊的增溶作用.结果表明:FTMA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特性,通过电化学氧化及还原作用,其在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的转化效率可达到90%以上,临界胶束浓度(CMC)及表面张力在2种状态时也发生了极大变化;FTMA对菲、芘、苊具有显著的增溶作用,且增溶作用大小顺序为芘>菲>苊;经电化学氧化之后FTMA失去表面活性及增溶能力,FTMA对3种PAHs的摩尔增溶比均降低了85%以上,但经电化学还原之后其增溶能力仍可恢复.  相似文献   
4.
研究凤眼莲对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吸收转移规律和富集特征. 结果表明: 胁迫5 d后, 处理Ⅰ(整株凤眼莲)中MTBE的平均浓度减少了94.25%, 处理Ⅱ(去叶凤眼莲)中MTBE的平均浓度减少了近50%, 处理Ⅰ比处理Ⅱ约减少44%, 而处理Ⅲ(对照)中MTBE的平均浓度只减少7.3%, 表明凤眼莲叶片的蒸腾作用是水溶液中MTBE减少的主要原因. 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 20 ℃时, 水体中MTBE消失符合一级动 力学方程; 处理Ⅰ、 处理Ⅱ的消失速率明显大于处理Ⅲ. 凤眼莲暴露在ρMTBE<1 110 mg/L溶液中时, 培养5 d未观察到MTBE对植物的毒性, 蒸腾量与生物量比值变化不明显,当ρMTBE=1 480 mg/L时, 凤眼莲的蒸腾量与生物量比值明显减小, 凤眼莲叶片边缘干枯和萎黄. MTBE在凤眼莲根、 茎、 叶中的分布比例约为1 ∶1.5 ∶0.5, 其分布规律为: 茎>根>叶.  相似文献   
5.
 核能利用所引发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正逐渐凸显,放射性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是保护人类免受放射性污染源可能造成潜在危害的重要方法。修复的成功取决于新技术的不断参与以及融科学、知识生产和管理于一体的新治理方式的创新,同时需要引入污染修复技术的伦理考量。以辐射防护的伦理基础为指引,从意图、过程、结果3个方面分析了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的伦理问题,倡导技术和社会的协同治理、拓宽补充专家知识体系、以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能力建设为导向,应当成为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向可能、可行、可持续的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实践过渡的有效路径,也是未来和平利用核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采用批式和土壤培养实验考察拉恩氏菌LRP3对Zn的磷酸盐矿物诱导及其在Zn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并进行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及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结果表明, 菌株LRP3对Zn2+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120 mg/L; 对溶液中Zn2+的去除率为菌体细胞(97.4%)>发酵液(88.2%)>无菌发酵液(81.6%); 菌株LRP3的发酵液可通过生物矿化作用诱导形成结晶良好的立方体状Zn2(OH)PO3矿物晶体; 菌株LRP3的发酵液加入土壤后可快速降低DTPA-Zn的质量比, 培养5 d后DTPA-Zn的质量比平均下降784%, 培养6 d后土壤中Zn的弱酸提取态和可氧化态的质量比分别下降72.5%和562%, 可还原态和残渣态的质量比分别增加85.1%和14.8%. 因此, 菌株LRP3对Zn2+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吸附能力, 可通过降解植酸释放磷酸根, 进一步诱导形成碱式磷酸锌矿物晶体, 从而降低土壤中Zn的生物有效性, 可用于Zn污染土壤的绿色可持续修复.  相似文献   
7.
国际环境整治的“宇部方式”是指以信息的公开为基础,扎根于产业、行政、学术、民众的相互信赖,以科学性的数据进行协商和合作,从而将公害防患于未然或努力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是一种环境整治的模式.在解读、阐述“宇部方式”和银川市资源、环境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宇部方式”对银川市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提出了银川市应对环境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AQUATOX的景观水体水生态模拟及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以华北某生态小城镇(HM镇)内的景观湖泊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利用AQUATOX的水生态模型,对景观湖泊富营养化与水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景观湖泊中需要改善和控制的水质指标与富营养化藻类,并对植物和动物修复的生态修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QUATOX可以模拟景观水体的水生态变化过程和水质状况,为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和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厨余垃圾已成为法定分类处理的垃圾组分。农村厨余垃圾产生点分散,适合就近处理和产物就地利用,实现有机质还田和植物养分循环。因此,农村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区别于城市。中国通过实践已形成了一系列特征性的农村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结合技术原理,分析了这些处理技术存在的原料预处理、转化条件和产物利用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是近些年各高校陆续开设的一门环境类专业课.该文阐述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论述了从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全方位开放实验室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措施,以期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