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船舶避难场所制度对海洋环境、周边居民的安全、沿岸国经济和社会利益产生的潜在影响,介绍中国针对该制度在立法和管理框架上的现状,给出一系列针对船舶避难场所制度的建议,包括建立一个综合的海事机构,修改现行法律,建立损害赔偿基金,预先指定避难场所,建立国家层面的海事数据库,引入海事交通控制图像监控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大屯徐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以紧急避险设施为基础的煤矿新型紧急避险系统,给出了紧急避险系统构建的依据及其原则,通过在井下布置避难硐室、救生舱与矿井各系统结合形成煤矿安全避险系统,可在事故中为被困作业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空间,降低煤矿事故死亡率.以大屯徐庄煤矿为实例进行紧急避险系统构建的研究,指出避难硐室、救生舱在矿井实际条件中的设置方法,为国内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构建提出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避险人员的生存舒适品质,建立基于密闭小空间的载人试验,对人体热舒适的温湿度耦合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验证了避难硐室配置制冷除湿装置的必要性,并对硐室内温湿度的主要扰动源进行分析和计算.采用CFD技术,构建了氧气瓶供氧时的避难硐室三维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无空调时避难硐室温湿度在9h内能达到33℃,90%,即人体闷热的环境条件;通过制冷除湿装置能有效地将其控制在30℃,83%以下.通过现场载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并得硐室内温度达到28℃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为避险设施设计提供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移动救生舱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救生舱可为矿工在灾变环境下提供稳定可靠、保障齐全的维生空间,把灾害的损失降到较低水平.对比分析国外矿业发达国家和中国在救生舱领域发展状况,提出适合我国煤矿生产特点的救生舱研发思路.对煤矿井下移动救生舱进行了分类,并从实用性、人机可靠性、经济性等角度探讨了救生舱的外形和功能指标.结合美国凯特、斯塔特和澳大利亚迈安科美国分公司生产的救生舱产品及国内20余家单位研究的产品分析,对煤矿井下移动救生舱的结构与功能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考虑了一个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具避难所的捕食-食铒模型的平衡态问题, 获得了该模型正平衡态解的进一步结果。给出了正解的先验估计,并用能量方法 得到其非常数正解的不存在性,利用拓扑度理论得出其非常数正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类具有避难所和捕获的非线性竞争模型,探讨了模型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讨论了避难所对于种群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非线性项系数对两种群平衡密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的城市灾害实际情况,依托不同级别的绿地建立避难空间体系仍将是今后城市规划的主要选择.指出了我国城市绿地建设在避难减灾方面存在的重宏观微观,轻中观;重形态,轻功能;重比例,轻人均;重平地,轻山地等规划设计问题,并借鉴亚洲其他地震频发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实例,提出在规划设计中依托绿地系统完整构建城市避难体系,合理设置各级避难场所,充分利用场地设施,切实满足避难要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阐述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地震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国内外的建设经验和我国国情,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消防部队参与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对加强我国城市地震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得到模型正平衡点和边界平衡点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研究表明,避难所大小是影响系统动力学行为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系统正平衡点存在时,捕食者的密度制约对捕食者与食饵的种群密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州市居民在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受访者的反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广州市居民在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结论表明,目前该地区尚存在较大范围的防震减灾意识的缺乏,政府需提高对这一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