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94篇
系统科学   303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34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发动机传感器的测试是进行控制和诊断的基础,故有必要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特征及电路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丰富医学界对中医药抗运动疲劳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治;二、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文章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冶金矿山某产品的40Cr材料制作的大轴热处理后发生断裂现象,进行了理化检验及综合分析,找出了造成大轴断裂原因-首先是由于存在淬火应力,而未得到及时回火,其次是原材料中存在严重的冶金缺陷。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两方面,即解说心与物的关系和心与理的关系,亦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心即理”的命题有着不少合理的成分;他的心学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雄华 《太原科技》2007,165(10):75-76
金红石在基性岩中是由于自变质作用和后期热液作用的结果,使矿体中金红石加富,该区矿床属岩浆矿床。介绍了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产的地质特征,就代县碾子沟矿区金红石矿的成矿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以降,自从教育制度西化之后,在开启科学思维理性之窗时,却关闭了自己“象思维”的悟性之窗,致使中国学人陷入失去主体话语境地。后来几代学人,由于只有单一科学思维理性,以至于不能真正进入和领会中国传统经典。中西思维方式不同,源于语言不同。“象思维”作为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是最具本原性和原刨性的思维。在“轴心时期”,西方在“象思维”基础上产生出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并逐渐构成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象思维”则经过儒、道、佛三家而推向高级形态,构成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崇尚不同最高思想观念(非实体与实体)的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但都非万能。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不能取代,而只有经过会通,才能推进各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一个由8098单片机结合硬件所构成的中频电源故障诊断自动检测系统.开发和利用它丰富的软件来实现和完善中频电源故障的自动检测、诊断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司法解释的变迁,体现了美国早期反托拉斯判决原则的演进和工业化美国适应侍统民主的司法过程。  相似文献   
9.
墨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号称“显学”的重要学派。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到了汉代就无传了,像一颗流星般划过中国思想界的耿耿长夜。墨学“中绝”主要存在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阶级基础、组织形式等五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地下室工程裂缝的产生原因及特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及其控制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