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司马迁的商品经济创新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表现。但是,西汉时期,在前代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下,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强化思想统治的时候,司马迁能够首创经济史传,第一个系统的考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生产、扩大商品交换、富国富家的经济理论,总结了商人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经营管理之道,不仅使西汉走向了繁荣,而且达到了划时代的最高水平。司马迁的商品经济创新思想能发表在那样的时期,他的胆略和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认真清理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2.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人——钱学森心身观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上的形神关系既是建立系统哲学必须解决的硬核问题,也是开展人体科学研究必须突破的重点问题。钱学森所倡导的人体科学理论强调用系统方法研究人,研究人身上的形神关系。人体科学对形神关系的探索为哲学理论硬核的范式转换,特别是系统哲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江西新喻籍人李谘,自幼仁孝,又聪明善辩,洞察世事。在地方为官历练多年,政绩突出。回到中央任职后,以革除滥赏、抑除侥幸为己任。李谘主持实行“见钱法”和“贴射法”,改革北宋的榷茶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但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仍不愧为宋初一位有所作为的财税改革家。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在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关于国民心理建设的论述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却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重温孙中山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史记·酷吏列传》的叙事结构独具特色,它具体表现为:一、司马迁正确处理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使文章详略得当;二、《酷吏列传》的外形结构酷似一传,其中的纹理特征又包含有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近代社会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史学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对孙中山的习武历程进行了探析,并结合史实对其所持武术观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孙中山早年的习武阅历为其能与武术团体相融合并最终成为领袖夯实了基础,革命成功后从戎不辍更表明其对武术之价值的充分肯定;在其为《精武本纪》所作“序”中充分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武术之价值所持的观点:一、在近代社会,武术之技击价值在战场上仍有很大的实用性;二、武术对于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及维护世界和平意义重大;三、武术有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越国自钱起即确立了尊崇中原、对抗淮南的对外战略 ,它在发展与海外诸国的政治关系上是服从于这一战略大局的。但它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在政治的定位上有所不同 ,它对契丹称臣 ,对高丽、百济等国则以宗主国的身份行使册封之权 ,在日本面前也以臣属自居 ,这反映了在外交上的务实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界对于孙中山的研究逐渐向一门独立的学科——“孙学”发展,从国内外研究状况来看,成果蔚然,取得了长足发展。至于孙中山研究之所以为“孙学”之成因,主要体现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来看,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孙中山思想丰富,涉及面广泛,其论著众多,还有名人效应所驱使;外部因素主要基于现实需要,表现在孙中山政治、...  相似文献   
9.
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第一次把经济方面的史料收入历史书中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 ,阐明了自己的经济思想 ,对于当今制订经济政策、发展经济 ,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扑掩和摊钱——古代用钱币作赌具的博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以钱币作赌具的博戏有诸多名称,根据其赌法不同分为意钱、摊钱、骰钱三类。分别研究了其名称来源、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对其博戏规则进行了复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