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冶炼制造企业原材料管理系统为实例,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中原材料采购与生产消耗情况,提出一种原材料软分类方法。该方法以意大利经济统计学家Vilfredo Pareto提出的ABC分类法为主要规则,关联性为参考规则,与原有分类方法结合并用。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并对其在实际运行系统中的实施效率进行了分析。效率的明显提高,证明了该分类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竹材加工剩余物开发利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国内外竹材加工剩余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对竹材加工剩余物开发利用的两点思考,指出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关键与创新点,展望了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对现有的一些铁塔制造企业的实际加工情况和电力建设中所需的铁塔量的分析,提出对铁塔产品进行外包,并探讨对外包管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见升麻属植物抗氧化活性,探讨中药材升麻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DPPH法与HPLC法对8种亚洲、北美洲升麻属植物共计26个样品进行抗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分析,以了解氧化活性与酚酸类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绝大部分样品IC50>150μg.mL-1;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变化,且工艺流程对结果影响很大,抗氧化活性也会受到进一步影响。结论:升麻属植物样品总体上抗氧化活性不高;中药材升麻植物来源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样品间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炙升麻在炮制过程中酚酸类成分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抗氧化活性与原植物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影响升麻的药性与药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首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和测定了知母不同炮制品中萨尔萨皂甙元,建立了中药中萨尔萨皂甙元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色谱条件,ODS柱,以甲醇为流动相,以RID-6A型示差折光检测顺检测,本方法为知母不同炮制品的质量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比较南苍术和北苍术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苍术素的含量。采用Tiger-kin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南苍术和北苍术特征图谱差异较大;南苍术和北苍术炮制前后成分含量均发生一些变化,其中炮制后苍术素的含量均明显降低。采用特征图谱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可以用于炮制前后南苍术和北苍术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很多国家,转基因生物(GMOs)及其衍生产品必须标有精确的转基因含量.最近研究中,实时定量PCR技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然而,转基因生物的实时定量PCR方法的精确度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温处理过的样品.为了更好地准确定量高温处理样品中转基因的含量,对普通的实时定量PCR体系做了一些改进,包括重新设计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的引物,使得扩增较短并且大小接近的目标DNA片段,同时引物的GC含量和溶解温度也都相近.此外,采用热处理加工模型(HTPM)的方法,制备了含有转基因大豆GTS 40-3-2的样品,并验证了改进后的实时定量PCR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实时定量PCR体系测定热处理过的样品,发现其中的转基因含量的定量偏差明显降低.同时使用改进的双重实时定量PCR进一步验证转基因大豆的加工食品,结果也显示,转基因含量的定量结果更准确.这些结果表明:改进的双重实时定量PCR将适用于热加工产品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磁盘数据快速销毁算法,算法的初始密钥由单向散列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随机二进制填充和对称加密算法进行混合处理后,磁盘上的数据在存储时就可以处于一种理论上难以恢复的随机加密状态.在进行数据销毁时,只需要销毁极少量数据,就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使大量数据不可恢复,从而实现磁盘数据的快速销毁.  相似文献   
9.
单机作业在成组加工下的极小迟后范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时刻零到达的n个工件需在同台机器上加工,工件具各自所需的加工时间和应交工时间,这些工件分属b个不同组。加工时,同组工件必须一起或连续或同时加工。要求适当排列这些工件,包括各组工件间的排列和各组中工件的排列以使各工件的迟后范围达到极小。对这样一个成组加工排序问题,文中证得了一些性质并给出了伪多项式时间算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单传是水浒故事的先导;《宣和遗事》是水浒故事的里程碑;元初的水浒杂剧中的有关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创造,这些是施、罗创作《水浒传》吸取、借鉴的宝藏。施耐庵是前人成果的集大成者和再创作者。他采用了《宣和遗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有其优点。施耐庵对宋十回加强了忠义思想,对武十回更多地保留了话本原貌,对杨志、鲁智深、史进故事也分别进行了处理。征方腊部分施耐庵加工的成分最重。从作品中的线索考证出施耐庵集撰本的开端及大体回数。罗贯中是《水浒传》的最后加工者和定稿者。近来研究者发现了罗贯中编纂《水浒传》的内证。罗贯中对《水浒传》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出开篇的乱自上作和终篇的悲剧结局,对施耐庵的集撰本的总体思想倾向进行了改造和提高。王进遭受迫害,林冲被凌辱家破人亡酿成的官逼民反的事件,被概括成了社会性的口号。罗贯中设计的宋江悲剧结局,在于为人们提供历史的教训。这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并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罗贯中将鲁智深的遭遇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