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 2 / 3肝切除 (patialhepatectomy ,PH)大鼠为材料 ,利用PT -PCR技术 ,通过ADAMs通用引物初步分析了肝脏中ADAMs种类及PH后恢复 4h和 36h时ADAMsmRNA差异。结果表明 :PH后不同恢复时间ADAMsmRNA的扩增谱带没有差异 ,但扩增谱带的强弱有变化 ;cDNA克隆和测序分析表明 ,大鼠肝脏有ADAM15和ADAM 19mRNA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2.
提供中药材白花蛇舌草物种特异性鉴定引物以及建立简便、高效的特异性鉴定方法和研制鉴定试剂盒.为此收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有白花蛇舌草正伪品样品共9种,并测定所有样品的核糖体基因ITS区核苷酸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对物种特异性引物B174和B53,特异性地鉴定白花蛇舌草.表明用这对引物扩增白花蛇舌草,获得207bp的特异性产物,而其它伪混品样品没有阳性产物.可以认为用白花蛇舌草特异性鉴定引物B174和B53的所配制的鉴定试剂盒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碱基的插入/缺失(InDel)引起DNA序列变化并形成了DNA片段长度多态,可以用作遗传标记.为了评价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全基因组序列比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而设计的InDel引物在鉴定籼稻和粳稻两种生态型以及研究稻属不同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意义,采用45对InDel引物,对来自亚洲10个国家的49份籼稻、43份粳稻品种和24份野生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中41对InDel引物鉴定籼稻或粳稻品种的准确率高于80%.主成分分析散点图显示:籼稻与粳稻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含AA基因组的野生稻物种与籼稻品种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非AA基因组的野生稻物种不存在明显的籼-粳分化.并且证明了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全基因组序列比对获得的InDel差异片段设计的引物可以用于栽培稻籼稻和粳稻品种的鉴定以及籼-粳分化问题的研究,及探索稻属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5.
运用RAPD技术,以日本鳗Anguilla japonicus、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和澳洲鳗Anguilla australia尾鳍DNA作为模板,在2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种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反应,得到这3种鳗鱼DNA的RAPD扩增片段,通过比较这3种鳗鱼的扩增条带的特异性、种间相似性指数(日本鳗和欧洲鳗之间的相似指数为0.556 5,日本鳗和澳洲鳗、欧洲鳗和澳洲鳗的相似指数分别为0.510 2和0.5278)和遗传距离,探讨这3种鳗鱼的遗传差异,为鳗鱼的种质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经过一系列实验和数据分析,初步摸清了14.5m m 口径子弹机械底火的瞬发度散布规律,为高射频转管枪选择弹药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8.
采用DEAE-52纤维紊小柱,纯化了7个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纯化效果栗用岛津(uy-265)分光光度计扫描,8mol/L尿素-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自提的模板DNA经PCR检测.该法分传统的HPLC法及PAGE法相比,具有快速、经济、有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工业雷管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激光编码生产线的工作过程、主要技术指标、安全防护措施和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Totally blind army ants carry out massive and highly organised foraging raids, apparently guided by chemical stimuli. Until now, this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closely analysed. The existence of a trail pheromone in a postpygidial gland of anAenictus speci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and the substances identified as methyl anthranilate and methyl nicotinate The pheromone consists of two parts: a primer effect, caused by methyl nicotinate, which prepares workers to follow trails, but is not itself followed, and a releaser effect, due to methyl anthranilate, which causes trail-following onl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rimer sub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