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Results The photosynthetic bacterial reaction center (RC) is a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The RC is composed of three protein subunits and redox components such as bacteriochlorophylls, bacteriopheophytins,and quinones.The RC performs the photochemical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bacteriochlorophyll dimer through a series of electron donor and acceptor molecules to a secondary quinone,QB.QB accepts electrons from a primary quinone,QA,in two sequential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The second electron trans...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模糊决策树虽然可以从模糊数据中抽取模糊分类规则,但只能获取节点的隶属度信息,无法得出样本数据对于节点的非隶属度和犹豫度信息,导致数据分类的准确率不高。针对此,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毕达哥拉斯模糊决策树算法(Weighted Pythagorean Fuzzy Decision Tree,WPFDT)。首先,通过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得到连续属性数据的聚类中心,并结合三角模糊数对连续数据进行模糊处理;其次,定义并计算每一个属性的加权毕达哥拉斯模糊熵,选择加权毕达哥拉斯模糊熵最小的属性作为决策树根节点,在根节点下递归选择模糊熵最小的属性作为分裂节点,同时通过阈值控制树的规模,得到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路径的模糊规则以及模糊规则的隶属度、非隶属度以及犹豫度,并完成预测分类,直至生成WPFDT模型;最后,选取UCI上的3个医学数据集(Haberman、Breast Cancer、Parkinson)进行实验,在分类准确率和得出模糊规则的数量与3种传统决策树算法(模糊ID3算法、C4.5算法、CART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WPFDT在分类精度和树大小上都优于其他传统决策树算法,并且有较高的召回率和精确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疆高产(2000kg皮棉/hm2)棉田的研究表明,“强源、大库、畅流”是北疆棉花达到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密、早、矮、膜、大铃”综合栽培技术是获得高产的措施途径。高产还可以提高新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木荷夏季气体交换、光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荷叶片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型”,午间最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早晚较高,午间较低.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得到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阻力、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环境因子的最优方程.  相似文献   
5.
有机试剂提取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4种常用有机试剂丙酮、甲醇、乙醇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提取光合色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分析比较了它们对实验室培养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及其衍生物、叶绿素b及其衍生物、叶绿素c1 c2、叶绿素c3、4种类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DMF色素提取效率最高,仅需1h就能完全提取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而其它溶剂时间延至24h.仍不能完全提取;丙酮与DMF均能较大地抑制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的活性和脱植基叶绿素a的产生,而甲醇与乙醇在提取过程中容易促生成脱植基叶绿素a;V(丙酮):V(甲醇)=4:1,提取色素中脱植基叶绿素a介于两之间.DMF提取易产生较高比例的叶绿素a氧化体(allomers)和异构体(epimers),且叶绿素a氧化体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多.从不同色素提取效果来看,丙酮对极性较小的色素提取效果较好,乙醇对极性色素提取效果较好,甲醇介于二之间;而DMF对绝大部分色素均有良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者选取四川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系)15个,在灌浆期测定其剑叶的叶绿体含量,并分二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收获期取样测定单穗重、收获指数和生物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单稳重1.6g以下和收获指数46%以下的品种,灌浆前期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高,灌浆后期较低.单穗重1.6g以上和收获指数48%以上的品种,表现正好相反.这表明较高的灌浆速率和较长的灌浆时间有利于提高穗重和改善光合产物的分配.在灌浆初期,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与单穗重和收获指数呈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但灌浆后期却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灌浆后期的胞间CO2浓度、与前期和后期的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蒸腾速率无关.这说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与气孔因素的关系大于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7.
鹅掌楸光合性能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751分光光度计测定鹅掌揪树冠阴阳面和上下冠层4个方位在不同生长季节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应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鹅掌揪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季节中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季节变化。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得出净光合速率与光强、温度和生活幸福湿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不同条件下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分析不同方位及冠层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了鹅掌揪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3年生曼地亚红豆杉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自然光、1层遮荫、2层遮荫条件下生长的曼地亚红豆杉光饱和点分别为:887μmol·m-2·s-1,763μmol·m-2·s-1,650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17μmol·m-2·s-1,96μmol·m-2·s-1和87μmol·m-2·s-1.遮荫增加了幼苗叶绿素含量,而叶绿素a的含量A与叶绿素b的含量B的比值降低,光呼吸速率升高,暗呼吸速率降低.1层遮荫下生长的幼苗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叶片厚度、叶面积及生物量最高.1层遮荫(50%透光率)的环境是曼地亚红豆杉在重庆低海拔地区较适宜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9.
光照、温度和水分对野生荞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野生荞麦和栽培苦荞麦叶片光合速率对光照、温度、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反应,表明野生荞麦与栽培苦荞麦对光照、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反应差异明显,野生荞麦叶片在利用光能和叶片光合速率的温度适宜范围,以及对水分胁迫适应力等方面都强于栽培苦荞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和较好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Dabao (from Dali city to Baoshan city) and Sixiao (from Simao city to Xiaomengyang town) highways in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photosynthetic rate of roadsides plant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plant communities were selected to measure the variation of their photosynthetic rate with the distance to the highway, so a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photosynthesis and growth of roadside plants by using mathematic methods including contrast analysis, regress analysis and so on. Results indicate: (1) Highway construction reduced the plan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arbor and crop, and improved the plan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shrub and herbage; (2) highway construction directly affected the plant photosynthetic rate through changing the st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y and living state of plant, and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plant photosynthetic rate through changing its environmental factors; (3) the location and topography of road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photosynthetic rate on roadsides, the influencing incidence and intensity on plant photosynthetic rate under different topographies caused by the two selected highway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