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The record of paleo-environment in clayey aquitard pore water is much more effective relative to aquifer groundwater owing to the low permeability of clayey aquitard. Oxygen-18 (18O), deuterium (D), an...  相似文献   
2.
对苏米尔盆地布阶下、上段生物屑灰岩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岩石具潮间带和陆上渗流—潜流带胶结特点,其沉积环境为亚热带—热带中至较低能量港湾式海滩,岩石中陆源碎屑来源于邻近区域沉积岩和较远的阿尔卑斯变质岩。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部第四纪碳酸钙年代与古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地区的泉水和溪流水中沉淀下来的一种次生沉积物,是由碳酸钙过饱和沉淀产生的.碳酸钙沉积或沉积多寡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其中古环境,特别是古气候,影响尤甚.我们通过同位素测年工作,探讨了云贵高原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的演递及其发育历史.  相似文献   
4.
以鄂西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QZMS钻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AMS14C测年、岩性特征与沉积物粒度综合分析,探讨了鄂西南山地13 000 cal. a BP以来的沉积环境变迁.研究结果显示:QZMS钻孔沉积物粒度组成主要以细粉砂和中粉砂为主,频率分布曲线均为单峰分布,由下至上,峰度由宽到窄,偏度从近于对称到正偏,揭示了搬运动力和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1) 12.9~11.6 cal. ka BP,气候波动频率高,但幅度较小,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2) 11.6~10.2 cal. ka BP为晚更新世向全新世的过渡阶段,水动力条件持续较弱,环境相对稳定;3) 10.2~7.7 cal. ka BP早全新世,气候变得暖湿,水动力条件较前一阶段有所增强,泥炭藓湿地开始形成;4) 7.7~2.0 cal. ka BP气候暖湿,水动力条件达到最强,峰度和偏度波动频率低,但幅度增大,为沼泽湿地环境.研究表明七姊妹山泥炭藓湿地沉积物的粒度粗细与区域内水文条件和物源的变化密切相关,借助粒度组成和参数特征,可反演该区域的沉积环境演变,揭示泥炭藓湿地发育形成的过程,为该地区泥炭藓湿地的保护和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 ,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 ,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韩江三角洲第四系中粘土矿物与古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从洞穴碎屑堆积物特征探讨洞穴发育及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岩溶洞穴碎屑沉积物结构特征及其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探讨岩溶洞穴的发育和形成的古环境.对洞穴石英砂表面微结构作扫描电镜观察研究,表明贵州构皮滩早期洞穴碎屑是在水动力较强的条件下形成的;对洞穴湖相沉积物作了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而获得不同的古气候环境.如洛塔洞穴堆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早中更新世时为温暖湿润的气候,而晚更新世时为较干旱气候;通过洞穴砂的矿物成分分析,探索了洞穴本身的展布,为四川彭水岩溶区东西向洞穴系统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