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共轭环填料萃取塔的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为120mm的共轭环填料萃取塔中,采用正丁醇-水-丁二酸作为实验体系,对其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萃取过程中共轭环填料具有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硅溶胶与尿素、甲醛混溶下,使尿素和甲醛聚合,形成新相聚合物微球。烧掉有机物,形成多孔的SiO2微球。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条件,可制得5umSiO2微球。用六甲基二硅胺烷处理硅球可使其表面吸附达最小。利用倒装的匀浆高压装柱法制得了高效色谱柱。对这种适用于低分子量(102~104聚苯乙烯)的HPSEC小孔径填料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Packingsandpackedcolumnsarewidelyusedinmanyprocessesinchemicalindustryandenvironmentaltechnology .Incontrasttoplasticandceramicmaterials ,stainlesssteelpackingsownadvantagesfortheirelasticityandfirmness.However,theirmasstransferperformancehasrecentlybee…  相似文献   
4.
共轭环填料的流体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在φ600mm塔内测量D_g38塑料共轭环(Ⅱ)、(Ⅲ)型和D_g50瓷矩鞍等三种填料的液体分布的结果,所得结果比较好地符合Cihla和Schmidt提出的填料塔内液体分布理论模型。研究表明D_g38塑料共轭环(Ⅱ)型流体分布性能最好,(Ⅲ)型次之,D_g50瓷矩鞍最差。这进一步证明我们推荐使用D_g38塑料共轭环(Ⅱ)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以正五棱柱颗粒体系加卸载的光弹试验为基础,通过条纹解析量化了特征颗粒所受接触力,揭示了卸载过程中接触力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卸载阶段浅层颗粒间基本无残留接触力,而深层颗粒间存在显著接触力残留;最后一级荷载为临界荷载.采用离散元模拟重现了光弹试验,数值模拟所得接触力链、残留接触力及颗粒位移与光弹试验一致,从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基于数值模型分析了加卸载阶段颗粒体系的应力演化,得出应力与接触力链、残留应力与残留接触力的空间分布均一致.  相似文献   
6.
广义双可分解填充(GDRP)和常重复合码(CCC)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本文给出了有关GDRP阶的一些新的上界.  相似文献   
7.
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波纹脉冲型填料,该填料结合直线结构和脉冲结构的优点,有效地降低了塔压降,并且显著提高了传质性能。实验采用氧解吸的方法对三折线脉冲(TPI)填料进行冷膜实验,测定了3种不同比表面积的TPI型填料的流体力学以及传质性能,并与传统的CY型填料进行了对比。相对于CY700型填料,TPI700型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均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以流量L=22.49 m3/(m2·h)的情况为例,TPI700型填料的塔压降比CY700型平均降低了约39.4%,等板高度平均降低了约16.6%,液泛气速提高了约16.4%。结果表明,TPI型填料的性能较为优良,可以应用于高分离要求的行业。  相似文献   
8.
固定相研究是HPLC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本工作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用包夹共聚法和分层迭加聚合法制备的硅基HPLC固定相形貌进行观察,考察了胺类阴离子交换剂合成条件对固定相形貌的影响,以及丙烯酸酯类固定相有机物覆盖的均匀性,为HPLC固定相的合成和表征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波纹型规整填料的壁流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学角度分析了波纹型规整填料塔内流体流动的宏观现象,建立了此类填料塔的壁流边界数学模型。求得了它们的壁流边界曲线和几种填料的壁流不充分度曲线,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复合式折流板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弹性立体填料的复合式折流板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 .研究结果表明 ,该装置处理城市污水效果显著 .当进水COD在 87- 32 0mg L范围内 (平均 2 2 7mg L)变化 ,水力停留时间大于 5 .2h ,反应系统的容积负荷小于 0 .86kgCOD (m3·d)时 ,常温下COD去除率大于 6 0 % ,出水COD平均为 81mg L ,SS去除率大于77.8% ,出水SS小于 30mg L ;反应系统在试验条件下温度与溶解性COD去除率成正相关 .试验还得出了系统处理城市污水溶解性BOD去除率随HRT变化的降解动力学模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