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Fenton试剂-超声波降解对硝基苯胺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Fenton试剂 -超声波振荡法降解对硝基苯胺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 ,分析方法采用气相色质-质谱联用法和离子色谱法。实验结果表明 :对硝基苯胺降解中间产物中有硝基苯、苯酚和对苯醌 ,最终产物中有硝酸根。研究了中间产物在降解过程中浓度的变化规律 ,并对它们的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苯胺为原料,设计了乙酰苯胺的制备、熔点的测定、有机物的结构表征和对硝基苯胺的制备等一系列有机化学实验.使产品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该系列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推进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溶性腐殖酸吸附水中对硝基苯胺的吸附热力学特征,探讨了pH、温度、腐殖酸的用量对对硝基苯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硝基苯胺在不溶性腐殖酸上的等温吸附曲线为非线性的且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行为为自发、放热的熵增加过程,ΔG=-6.563 kJ.mol-1,ΔH=-9.524 J.mol-1,ΔS=21.99 J.mol-1.K-1;在25℃、35℃、45℃下吸附率分别为90.99%、85.52%、75.88%.  相似文献   
4.
采用深海中温菌Wangia profunda (SM A87)的胞外多糖对对硝基苯胺进行吸附试验。分别用热分析仪、FTIR和Zeta电位仪对胞外多糖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了吸附时间、胞外多糖用量、pH和温度等方面对其吸附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对硝基苯胺。20?℃时,01?g/L的SM A87胞外多糖吸附处理50?mL初始浓度为15?mg/L的对硝基苯胺水样120?min后,对硝基苯胺的最大吸附率可达91%;Langmuir、Freundlich、Redlich Peterson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SM A87胞外多糖吸附对硝基苯胺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由Langmuir方程得到SM A87胞外多糖对对硝基苯胺的最大吸附量为7692?mg/g(30?℃)。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分子工程原理,就对硝基苯胺类衍生物进行了倍频性能的研究,合成了同一系列的十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粉末SHG效应,发现其中三个化合物(MNA、MNMA和CNA)具有较大的倍频效率,颇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6.
对硝基苯胺在表面活性剂改性黄土中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黄土对水中对硝基苯胺的吸附行为以及2,4-二氯苯酚对对硝基苯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黄土和改性黄土对对硝基苯胺的等温吸附曲线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改性后的黄土对对硝基苯胺吸附能力明显强于天然黄土,改性黄土的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2,4-二氯苯酚与对硝基苯胺存在竞争吸附;2,4-二氯苯酚的非离子形态对对硝基苯胺在改性黄土上的吸附量的影响大于它的离子形态;对硝基苯胺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后的黄土上的吸附行为符合双模式吸附理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含Ti、Cu和Cr的复合氧化物,并对纯TiO2进行超声处理.用ICP,XRD,BET,TEM,S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它们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胺的性能.只含Cu和Cr的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活性较低;掺杂Cu和Cr的TiO2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高于纯锐钛型TiO2;超声处理能够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XRD表征结果表明,不含Ti的复合氧化物的CurD物相和CuCr2O4物相主要衍射锋相互重叠,而含TiO2的复合氧化物中CuD和CuCrO4物相衍射峰弱,且强度随着TiO2的含量增加而减弱.BET,SEM和TEM结果表明,光催化活性高的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大,且其颗粒尺寸为纳米级,纳米颗粒堆积形成二次孔.  相似文献   
8.
臭氧在鼓泡塔中吸收与反应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鼓泡塔中伴随有溶解臭氧自分解以及臭氧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二级臭氧化反应的臭氧吸收传质过程,介绍了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等参数的求解方法.在鼓泡塔中当T=298K时进行了臭氧在对硝基苯胺溶液中的吸收实验,然后运用全混流模型,建立了吸收过程的质量平衡方程,采用Matlab软件中的ODE程序求解吸收过程的质量平衡方程和增强因子的联立方程,模拟了吸收过程中臭氧和对硝基苯胺浓度的变化,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短的鼓泡塔中,应用全混流模型来描述气相和液相的流体状态是可行的,在80%的对硝基苯胺降解之前,模拟值和实验值能很好地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深海中温菌Wangia profunda(SM-A87)的胞外多糖对对硝基苯胺进行吸附试验。分别用热分析仪、FTIR和Zeta电位仪对胞外多糖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了吸附时间、胞外多糖用量、pH和温度等方面对其吸附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对硝基苯胺。20℃时,0.1g/L的SM-A87胞外多糖吸附处理50mL初始浓度为15mg/L的对硝基苯胺水样120min后,对硝基苯胺的最大吸附率可达91%;Langmuir、Freundlich、Redlich-Peterson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SM—A87胞外多糖吸附对硝基苯胺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由Langmuir方程得到SM—A87胞外多糖对对硝基苯胺的最大吸附量为769.2mg/g(3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