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现行不起诉制度在保障人权、节约司法资源、教育挽救犯罪人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价值和意义不容置疑。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不起诉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疏漏与不足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制约了不起诉政策的功效。因此,必须从立法上重构和完善不起诉制度。  相似文献   
2.
彭少杰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22-124,130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对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的补充和发展,属立法的进步。但这一制度在考察主体、考察内容、适用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扩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考察主体、细化考察内容、拓宽适用范围,使得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起诉决定的效力 ,是指检察官依法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所具有的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依据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作出的一种独立的司法决定 ,必然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基于对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和无罪推定原则以及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客观分析 ,本文认为 ,生效的不起诉决定对案件当事人、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力 ,在程序法上具有终止诉讼的效力 ,在实体法上具有推定无罪的效力。同时具有执行内容的不起诉决定还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相对不起诉总体上对犯罪嫌疑人有利,但在其适用中仍存在辩护权保障的缺陷,并因此而给犯罪嫌疑人带来了不利后果。我国立法应关注和加强相对不起诉中辩护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