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method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Pragmatism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It alsocriticises some rival perspectives onmethodology of social research, in particularfalsificationist, realist and someanti-naturalist views. It is argued thatAmerican Pragmatism shows striking affinitieswith the genealogical method of history and thereflexive turn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It isalso argued that Pragmatism forces us to thinkdifferent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2.
朱娟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1):90-92,100
本文在阐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代社会的教育问题,揭示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灵哲学中对于心灵自然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非还原论、还原论与机能论。但这些理论均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明辨物理与心灵概念的内涵,彻底摒弃各种二元论思维模式才能找到可行的心灵自然化之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体验小说",主张作家实地考察,亲自经历,提倡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远离深刻,强调作家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写作中,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5.
计算功能主义认为,精神状态和精神事件是一种依赖于特定的功能组织的功能状态,精神状态既可以在大脑的基础上实现,也可以根据具有生物学特征的输入和输出的参数和关系的计算过程来定义。普特南早期曾是这种理论的积极拥护者。他从心灵状态的可多重实现性出发批判了心脑同一论,并由此提出并论证了计算功能主义理论。然而,后来在思考意向内容的来源时,普特南发展出一种外在主义的意义理论,而这种外在主义很难和计算功能主义相调和。因此,普特南后期放弃了计算功能主义,并发展出了多种论证来反驳它。文章考察了普特南思想的转变过程及其对认知科学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社会批判思想是老子著名的无为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而老子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他所反复阐述的"自然之道"无疑是其犀利的社会批判思想的内在灵魂和价值悬设.老子以"自然之道"深刻地批判和否定了社会现实及其政治的合法性基础,消解了全能主义的政治权威,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独立的社会批判系统,为构建现代的民主政治和自由社会提供了可供启迪利用的丰富思想资源和固有的民族性基础.同时,对包括道家、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未能导出真正的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原因、"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在缺陷等都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主要分析以达利等画家为首的、主张运用自然主义手法来表现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在空间表现上的典型特征和具体表现手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对心理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关自然主义的几个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详细分析了自然主义的起源、概念与内涵,并分析了自然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当前自然主义的复兴与科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对当前国外各种自然主义研究中存在的缺失与局限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是社会科学哲学中最著名的论争.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也逐渐处于劣势.而"批判实在论"的兴起为超越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的局限性提供了可能,并在此基础上复兴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留学日本时期,即明治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在日本文艺界,正是自然主义文学占据主流地位、覆盖整个文坛的时期。鲁迅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弃医从文,放弃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转向他当时认为比医学更能改变人的内心世界的文学。因此我们有必要剖析自然主义对鲁迅产生的影响,本文着重在鲁迅作品中寻找自然主义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