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我国大量的地震史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朔时与望时震次间的关系满足线性回归方程,即y=2.1x+7.39,前者是后者的2.1倍,讨论了地球在朔、望时所受引潮力的差别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作家闻一多向来被认为是具有阳刚气质的诗人,但是其充满强烈爱国热情的作品中却充满了感伤气质;唯美的徐志摩的爱情作品,更是流溢着遮挡不住的感伤气质。时代因素和个人遭际是这种气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英抒情诗歌中都有大量描写月亮的诗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中国历代诗人寄情于描写月亮的诗句,使月亮逐渐成为集体类型化的情感载体,形成了华夏民族特有的月亮情结。西方诗人写月,表现的也是诗人个体的情感,但他们大都是将月亮视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客体,通过月亮形象抒发单一的、直观化的情感。撷取若干以月亮为描写对象的中英抒情诗歌,从形象情境、情景关联、情感投射3个方面进行阐释,探析中英诗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西周金文中纪时术语——初吉,既望,既生霸,既死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初吉、即生霸,既望,既死霸是常见于西周金文的纪时术语,对它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年代学意义。该文以铜器历日排比为基础讨论这4个名词的意义,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西周历法的基本特性;(2)纪时术语的各种可能月相和日序的分析;(3)铜器历日的相对排比及分析;(4)以传统宣王纪年安排晋侯苏钟历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铜器历日的绝对排比;(5)应用数据库讨论厉王的可能元年。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创作主体和客体相融合的产物,是客体中寄寓了主体的主观情思的具体形象,是客体经过主体的艺术物化所产生的结果。李煜词中的意象运用丰富多彩,其中有"愁"意象、"梦"意象、"月"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有助于我们对李煜的词作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地球在漫长发展演化过程中,q,μn的变化规律是内外动力地质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导致地球分异的动力;月球的q、μ n′变化不大是因漫长的化学停滞作用造成的,是缺乏內外动力地质联合作用的结果;陨石及其系列的形成,有如地球上的岩浆结晶作用一样,遵循晶格能依次增大的规律,q、μn′多样性反映来自小行星带的陨石物质成分的不均一。 地球、月球和陨石的q~(2/3)+μn′~(2/3)=82.23~(2/3)函数关系成立,表明它们从原始太阳星云中产生的同一性,作为太阳系独立成员的同时性,q、μn′的差异可能反映原始太阳星云物质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7.
西周既望历日与建正范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具有月龄特征的历谱规律的研究成果 ,在求解 1 6件西周既望历日的过程中 ,得出其时历法的建正范围为丑、寅、卯、辰。分析“夏商周断代工程”所给西周金文历谱的建正及既望材料的月龄取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地球自转速率短周期变化的机制 ,利用最大熵谱估计方法对UT1时间序列进行了谱分析 ,证实存在与理论相符的月亮波Mm 和Mf 波。由幅值和位相比较稳定的Mm 波计算得到Love数为κ =0 2 99± 0 0 0 2 ,与固体潮的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用天文方法确定地球Love数 ,将为固体潮理论的研究和地球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有多面性,其多面性根结底是由事物的多面性造成的。“月”这一意象经过无数人文骚客的长期锤炼,意蕴深厚,情感丰富。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才被我们看见,在男尊重女卑的传统观念中,就成为女性的特指;由于月亮有圆缺盈亏的变化,又引起人们思乡惜别及对人生世事的联想;月光不像太阳光强烈,它是朦胧而柔情的,这便符合古人的感伤,成为其吟咏人生的一个意象寄托。所以,“月”这一意象不仅有其特殊的意象范畴,而且它也蕴涵着中国人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10.
王璇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119-123
月意象经常在中英文传统诗歌中出现,为许多著名诗人采用,具有深刻的隐喻内涵。语言学的认知转向后,隐喻的意义已不限于修辞学范畴。莱可夫(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此物理解和体验彼物",是人类根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诗歌隐喻被认为是常规隐喻的延伸,二者无本质差别。对中英文传统诗歌中的月意象进行梳理之后,不难发现这些意象的隐喻内涵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即"女神"的神话原型。通过平行分析,建立起从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以此说明"月亮是女神"(MOON IS GODDESS)是一个对月意象进行元认知的概念隐喻,是中英文传统诗歌中月意象塑造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