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患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定该罗非鱼的肠炎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相似文献   
2.
研究罗非鱼暴露在苯并[a]芘(B[a]P)后,其肝脏3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剂量时间效应.结果显示,SOD和CAT都表现出在暴露初期被迅速抑制,然后诱导,再被抑制的反应模式,并且CAT对污染的胁迫反应比SOD更加敏感,二者均是B[a]P污染的良好标志物.相比之下,GPx的胁迫反应不明显,长时间暴露在高剂量下才表现出诱导趋势,并不适合于短时间暴露下单独用来作为污染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The larval development of Caligus epidemicus comprises ten stages: two nauplii, one copepodid, six chalimus, and one preadult (young adult) stages. The morphology of each of these ten instars is described based on material reared from eggs in the laboratory. Addition of fifth and sixth chalimus stages in the ontogeny of C. epidemicus is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leg armature. Some peculiaritie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frontal filament in various chalimus stag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28.5±0.5)℃,pH值7.8~8.65条件下,设置了0、10、20和30等4种盐度,测定了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的耗氧率、临界溶氧量、窒息点及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除了在盐度为20时,以色列红罗非鱼耗氧率最低,萨罗罗非鱼次之外,在其他盐度都是尼罗罗非鱼耗氧率最高,以色列红罗非鱼次之,萨罗罗非鱼最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临界溶氧量、窒息点都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度为30时最高,盐度为0时最低,而且以色列红罗非鱼始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是在盐度为20时最低,在盐度为10时最高.3种罗非鱼都是在盐度为2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慢,在盐度为3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快.  相似文献   
5.
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对罗非鱼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野外分离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海水菌株HD-1和淡水菌株TBY-1制备成含1×1010cfu/mL的灭活疫苗,以0.1 mL/尾的剂量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腹腔注射,免疫2次,测定免疫后1周、3周和5周免疫鱼血清中抗海豚链球菌的抗体滴度和相应菌株攻毒后的相对保护率,以评价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对罗非鱼的免疫保护性.结果显示免疫鱼血清中抗体凝集效价在免疫后第3周和第5周呈显著性升高,且两种疫苗免疫血清存在明显的交叉凝集反应,说明HD-1和TBY-1抗原具有交叉免疫原性.在免疫后第4周,利用8倍半数致死量浓度(LD50)的海豚链球菌强毒菌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HD-1和TBY-1免疫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和0%,相对保护率分别为93.8%和100%;未经免疫的阴性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为77.5%和62.5%.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罗非鱼的血液健康诊断技术,作者对采血方法、溶血以及血浆分离前血液的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浆成分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血管采血法产生的人为误差较少,尾柄切断法切断时有肌肉混入.导致某些成分量的升高;2)溶血明显地影响血浆成分量,使用血样时应该避免使用溶血试样;3)血浆分离前血液放置时间与温度对血浆多数成分的定量有影响,采血后,应该立即分离,来不及分离时应该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胃蛋白酶从罗非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根据测定水解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计算胶原蛋白提取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胃蛋白酶水解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底物质量分数7%,胃蛋白酶酶解罗非鱼鳞制备胶原蛋白的适宜温度、pH、加酶量、时间分别为65℃、2.0、2%、2 h。在适宜工艺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94.24%。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海区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可行性和效果,5万尾单(雄)性尼罗罗非鱼放流后经海上定点采样调查,发现:放流区域的当年渔获量和多样度指标都有所增加,而没有放流的区域和年份却继续递减;放流后经济鱼类数量有所增加;放流的单雄性尼罗罗非鱼不繁殖后代,只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放流调查取样结果表明渔获物中尼罗罗非鱼占总数的32%和总重量的36.2%,放流存活率达72%,累积生长率为23.25 g/月,运用回归方程计算出放流尼罗罗非鱼的K=0.242 6,L∞=21.565 13 cm,W∞=155.84g,t=9.24月,放流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气相色谱对罗非鱼的不同部位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罗非鱼体内部分含量最多的脂肪酸均为C16:0,C18:0,C18:1,C18:2,它们占总脂肪酸的8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包括α-亚麻酸和DHA在内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但在罗非鱼体不同部位的脂肪酸成分有明显不同,尤其是DHA含量有明显差别,其中以肝脏和脑中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1%和6.9%。  相似文献   
10.
性比,饲料和密度因子对福寿螺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性比、饲料和投放密度三因子对福寿螺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饲养雌螺、投喂混合饲料(满江红或紫贝浮萍加麸)和每亩投放10万幼螺的组合最好。还讨论了水生植物作为福寿螺饲料的优点和实现福寿螺单性生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