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亲虾子代的跟踪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 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亲虾能产出携带WSSV的卵子,这些卵子可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孵化出无节幼体,并可以培育出Sou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在确认只有亲虾作为WSSV传染源的情况下,培育出的部分幼体和部分仔虾携带WSSV。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带WSSV的亲虾产出的卵及幼体,仔虾未检测到WSSV。  相似文献   
2.
应用草酸-焦锑酸盐结合的沉淀技术研究了在不同Ca^2 浓度条件下斑节对虾光感受器细胞胞内储存的Ca^2 的变化,电镜观察表明:在高钙溶液培育后,细胞内的多囊体、色素颗粒、板膜体中都存在大量的焦锑酸钙沉淀的黑色颗粒,线粒体中则无;在生理溶液培育后,线粒体中出现沉淀,而其他Ca^2 储存器中焦锑酸钙沉淀的黑色颗粒则大量减少,低钙溶液培育后焦锑酸钙沉淀的黑色颗粒情况与生理溶液条件下的相似,研究证实光感受器细胞内储存的Ca^2 受到胞外Ca^2 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青素以不同质量分数(0,10,20,40,80,160 mg·kg-1)添加到斑节对虾 Penaeus monodon 的饲料中投喂30 d,研究虾青素对斑节对虾[初始体质量(1.32±0.03 )g]生长、存活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但无明显规律性;而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终末均质量而言,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虾青素可提高斑节对虾酚氧化酶(PO)的活力,除10 mg·kg-1和20 mg·kg-1 组外,其余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对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无显著影响。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酚氧化酶(PO)活力为参考指标,虾青素适宜添加量为40~80 mg·kg-1。  相似文献   
4.
刘金文  沙伟  滕兆岩 《广西科学》2004,11(2):148-150,160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RSD)优化适合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Trin.ex steud]增多态DNA(RAPD)的反应体系,结果确定芦苇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方案为:在PCR扩增程序,冷启动,94℃变性1min,36℃复性90s,72℃延伸2min,40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25μl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 60ng、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7.5mmol、Taq酶1.5u、引物5pmol。  相似文献   
5.
随机抽取北部湾野生墨吉明对虾和斑节对虾各80尾,对其体长、头胸甲长、胸高、胸宽、尾长、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和体质量等8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墨吉明对虾5个性状、斑节对虾3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指标.墨吉明对虾的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额剑上刺数和额剑下刺数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而斑节对虾则为体长、尾长和胸宽.在墨吉明对虾的上述5性状中,胸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88)最大,其次为体长、头胸甲长、额剑下刺数影响相对较小,而额剑上刺数则为负效应;但在斑节对虾的上述3个性状中,体长(1.020)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胸宽,尾长为负效应.通过分析,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从而为墨吉明对虾和斑节对虾的选育种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重平均 9 60 % ,含水率平均 71 0 6% .MBV轻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1 52 % ,占湿重平均 9 58% ,含水率平均 69 31% ,三者与健康对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30、P >0 90和P >0 4 0 ) .MBV重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56 4 2 % ,占湿重平均 2 4 14% ,两者均明显高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含水率平均 57 2 2 % ,明显低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结论 :严重感染MBV的斑节对虾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 ,造成脂肪堆积 ,进而影响中肠腺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8.
“低”温条件下培育斑节对虾幼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于正常培育水温8~10℃C的环境条件下培育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Fabricius)幼体,从无节幼体第3~4期(N_(3-4))至后期幼体第1~2期(P_(1-2)),最低培育温度22℃,大部分时间试验为“低”水温(22~24℃),两年试验均获成功。N_(3-4)至P_(1-2)经历时间分别为17d和16d,幼体存活率分别为58.1%和53.6%,培育的幼体比正常水温下培育的幼体具体壮、质好、整齐划一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组织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L-15,添加10%~20%FBS,渗透压用NaCl等调节,pH7.0,在28℃下,原代培养斑节对虾的多种组织,发现淋巴器官,造血器官和血淋巴的组织细胞在较宽范围的培养基渗透压条件下能贴壁生长形成细胞单层.每升培养基添补7.50gNaCl,0.32gKCl,1.02gMgCl26H2O,0.49gMgSO47H2O,2.00gCaCl22H2O和0.30g葡萄糖调节渗透压时,上述3种组织细胞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镜和电镜研究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WSBV) 的形态和感染的组织病理,结果证实WSBV 感染的细胞解体坏死.电镜观察对虾肝胰腺细胞未发现病毒粒子,而鳃上皮细胞和甲壳表皮细胞感染3 种杆状病毒,分别称之为细胞质杆状病毒,细胞核Ⅰ型杆状病毒,细胞核Ⅱ型杆状病毒,病毒粒子大小分别为(102 ~112) nm ×(308 ~326)nm ,(98 ~105) nm ×(265 ~275) nm ,(101 ~112) nm ×(391 ~420) nm .病毒不形成包含体.负染后病毒粒子还可见细端有一乳头状结构,大小约40 ~50 nm ,后带有一宽约18 nm 、长约340 nm 的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