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系统科学   279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1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8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5950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目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中的误区,通过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社会网络,建立贯穿大学四年学习全周期的五大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基础素养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培养,探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政治思想素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主要模式进行分析,阐述“90后”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策略,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行为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关于人口流动行为与迁移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依然鲜有研究。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迁移人群对幸福感认知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迁移行为显著影响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主观社会地位对于迁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最后,对于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对图书馆知识营销具有提供交易场域和情感支持、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抗风险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等作用,但网络状况、信任程度、个体调用能力、社会结构稳定程度、意识形态类型、规范与惩罚程度等因素对资本积累具有重大的影响.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了社会资本理论在图书馆知识营销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应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学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之一,文章对各类现代教学媒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权曾一度为政府所控制,社会力量很少能够参与到高等教育管理中来。公共行政领域的治理理论,为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不仅有待于社会力量的积极发展和完善,而且政府和高校也要主动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军事用语语义泛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语言系统外部来看:主要与语用环境的相似、言语修辞活动、言语交际中的心理因素等社会文化语用条件有关联;二是从语言系统内部来看,主要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周秦时期的社会制度及其现象。探讨了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体育内容与形式在古代社会中的价值,以及个人自我实现价值,认为:体育价值的社会性是推动体育发展的原动力;体育价值的个人自我需要是推动体育发展的辅动力。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而中国在闭关锁国中沉沦下去,究其原因,儒家思想的内部弹性日趋萎缩和家族本位的思想积淀使我国近代社会步入闭塞;而西方的人文主义、自由主义则使西方迅速摆脱了中世纪思想文化的沉重包袱,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中道德问题日显突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就置于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道德实践之中。我国对社会转型前后的道德特征的比较中,提出既要防止道德的政治化,又要警惕道德的功利化,真正坚持唯物辨证法,全面实施以德育人,只有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