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129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由微分算式l=-d2/dt2 q(t)生成的具有某种边界条件的n个正则Schrodinger算子Li(i=1,…,n)的积Ln…L2L1自伴性问题,证明了积算子Lm…L2L1自伴的充分必要条件为=L*n 1-i(i=1,…,[n 1/2]).  相似文献   
2.
产品竞争力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竞争力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于客户价值的产品竞争力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产品量化的客户感知价值和客户感知成本的组合比较,确定了产品的相对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从5个方面探讨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差别,指出作业成本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牛奶的微生物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牛奶的食用价值,以选择最佳的灭菌方法,最佳的贮存温度及有效存放时间,对临汾地区奶牛场的牛奶进行了生物学检验,从而得出了牛奶的最佳灭菌方法为巴斯消毒法;牛奶的最佳贮存温度为O℃;有限的存放时间为O℃贮存大约7d,室温(22℃)贮存12h。32℃贮存6h。  相似文献   
5.
乳汁中最主要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特别是含有身体不能合成的有些氨基酸.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乳汁的研究更加深入,乳汁的很多营养和医疗保健功效也逐渐被发现.母乳喂养婴儿与奶粉喂养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可以满足婴儿对营养的特殊需求,母乳所含的物质随着婴儿的需求而改变和调整,能提供易于消化、营养最全面的滋养物,所以母乳是母亲给予婴儿最佳的“礼物”.笔者根据一些资料进行了探究筛选,比较全面地叙述了人乳成分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据Blaschke积在H^∞的极大理想空间M上的零点分布,给出了Blaschke积是插值Blaschke积的两个刻划定理。  相似文献   
7.
对绿色设计的国际背景、含义、特点、关键技术及典型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对绿色设计在我国的应用策略和步骤进行了分析 ,最后 ,对绿色设计在轻工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乳清酸的2.5次微分示波极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定了乳清酸的2.5次微分示波极谱测定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8 mol/L HCl介质中,乳清酸产生一灵敏的极谱还原波,峰电位Ep =-0.77 V(vs.SCE);其2.5次微分极谱峰峰电流ep″与乳清酸浓度在4.0×10-8~4.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n=9),检测限为1.0×10-8 mol/L;13次平行测量4.0×10-7 mol/L乳清酸的峰电流,所得RSD为1.8%.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牛奶中乳清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基于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高温下碳基烧蚀材料三种模型(无缺陷、原子缺陷以及孔洞缺陷)的氧化反应机制.研究发现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主要是CO和CO2.CO的产生过程主要源于环氧基团中C-C键的裂解,而CO2的形成则较为复杂,主要源于小分子团簇(C2O2、C3O1、C4O1)的裂解.C-C键裂解是石墨氧化反应的主要途径,C-O键形成是CO和CO2生成速率的控制因素.此外,体系的温度、缺陷以及孔洞对石墨的氧化反应机制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氧化反应速率,计算得到三种模型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7.56、2.4和1.6kcal/mol.缺陷越明显活化能越低,则氧化反应速率较高,无缺陷的模型由于活化能最高,其氧化反应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一种“节汇成本比较”的方法,对上海市集成电路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上海市在这两个产品领域发展重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