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3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挂系统阻尼非对称性对车身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瞬态信号等效替换随机激励的方法,通过计算讨论车辆在路面随机激励下双作用减振器阻尼的非对称性对车身振动的影响,并讨论了车辆在路面冲击激励下阻尼非对称对车身振动加速度响应的峰值以及总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润湿比、变膜厚和横向对流作用,建立了描述管表面的降膜流动和管间滴状吸收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涡量一流函数法进行数学模型求解。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溶液温度、浓度和吸收速率沿管排不同位置和水平管管问的变化,以及溶液喷淋密度和进口浓度对吸收器整体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喷淋密度可以改善吸收器传热性能,提高溶液进口浓度可改善传质性能,滴状吸收过程约占总吸收量的20%。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对北纬 4 0°水平面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及倾角与纬度相同朝南放置南北轴向三种不同放置方式单位长度圆柱吸热体真空集热管的日能量收益及其年能量收益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水平面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的圆柱吸热面真空集热管不论是日能量收益还是年能量收益都小于倾角为 4 0°朝南放置南北轴向的情形 ,特别是南北轴向管冬季能量收益明显要低 .利用水平面太阳能资源的最佳安放方式为东西轴向真空管 .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目前化学实验室广范使用的喇叭型桌面吸气罩和半圆柱型桌面吸气罩存在的缺点,对桌面吸气罩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桌面吸气罩,因其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减振器在性能上的固有缺陷,提出了用超导技术进行新型减振器设计,并对新型超导减振器的减振原理和产品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新型超导减振器的控制方式,为进一步完善该产品性能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流变流体的力学性能,针对电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建立电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论述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流变减振器结构合理,在低频段阻尼力变化显著,探讨了造成高频段阻尼调节效果较差的原因,提出需选用高屈服应力值的电流变流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排出CO2气体旋转床吸收器传质特性研究要求,选择S-195型柴油机为AIP排出气体发生器,优化设计了气、水流程,建立了波纹碟片填料旋转床吸收器的传质特性中间试验装置(简称中试装置),该装置具有多参数调节和测试功能。针对在较高气体压力下,AIP排出气体旋转床传质试验无法直接测算其体积传质系数(Kla),提出了一种间接测算Kla实验值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用间接测算方法求取的Kla实验值与直接测算值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8.
带有耗能器的基底滑动结构隔震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有基底滑动隔震系统及耗能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种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有关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研究了一座四层建筑物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层间剪力响应等,考虑了不同摩擦系数、不同加速度峰值及附加耗能器不同参数时对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并与相应的线生结构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构隔震和耗能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Au/VO_2结构的可调控红外吸收器,由谐振贴片、介质夹层和金属背板3层结构组成。利用VO_2的温控相变特性,将部分田字形Au贴片结构替换为VO_2,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对吸收器的吸收峰值、位置和带宽进行调控。由于VO_2具有温控相变特性,吸收器会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吸波效果。当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吸收器在远红外大气窗口形成一个吸收率为99.68%的吸收峰;当温度低于相变温度时,吸收器在中、远红外大气窗口分别形成吸收率为89.29%和99.83%的吸收峰。利用表面电流和磁场分布对吸收器的吸波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反向平行分布的表面电流激发出磁偶极子,进而产生强烈的磁谐振,达到吸波效果。最后分析了电磁波的极化方式和入射角度以及介质材料属性对吸波效果的影响,发现此吸收器具有较好的极化稳定性和大角度吸收性,并且吸收峰随着介电常数的增大向长波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转子系统振动抑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旋转机械的张力弦-永磁刚度动力吸振器.利用张力弦结构的拉力-刚度可调特性,实现吸振器的频率可调;又引入永久磁铁构成的刚度机构,使得吸振器整体结构与转子系统相互分离.对转子-动力吸振器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研究了吸振器的工作特性,又进行试验研究证明理论研究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吸振器可以达到转子系统振动抑制的效果,在永磁刚度机构磁铁间距小时吸振器效果好且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