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网片复合方式对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渍浆纤维混凝土(SIFCON)和渍浆网片混凝土(SIMCON)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性质乱向短纤维和定向纤维网片复合及不同性质网片组合方式对纤维增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种纤维体积分数下定向网片与乱向短纤维复合增强混凝土各项性能明显优于单用乱向短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当纤维总体积分数为8%时,由2层细孔编织钢丝网和3层细孔玻纤网组合网片型式B(网片体积分数为0.7%)与乱向短纤维(体积分数为7.3%)复合增强混凝土,其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弯曲韧性(I5)比短切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IFCON)分别提高了45%,25%和46%,从而揭示了高弹模与低弹模纤维复合、乱向纤维与定向纤维网复合,优化纤维分布和取向,使其在材料层次和结构层次协同作用的优势得以发挥,并以较低的成本和较方便的施工工艺制备了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元古代碳酸盐岩沉积孕育了大量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但是对于相同时期的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微生物引起的沉积构造的研究却很少。在元古代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发现的最常晃的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是皱饰构造和变余波痕,前人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它们为微生物引起的沉积构造。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砂岩层面上发育一些与变余波痕和皱饰构造共生的一种特殊的沉积现象,即纺锤状砂质碎片。通过研究证实这些砂质碎片是微生物与物理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微生物席碎片。其发现有益于以后对类似沉积构造的研究;也有助于认识和了解中元古代生物群演化、古生命环境。  相似文献   
3.
从广饶盐田藻垫提取多糖,分析盐田表土中多糖的含量,再把多糖按比例(4%,85)加入干净土样,在布氏漏斗中进行渗透对照实验,测定结果和计算数据表明:多糖显著地降低了土壤的孔隙度(14—265);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降低了土壤对水的渗透率(60-98%),并具有一定的离子选择透性(Ca,Mg,Zn等减少,K增加).在土层上加一薄层(2mm)藻垫进行类似的对照实验,也证明了藻垫明显的防渗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海绵衬垫的制备工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有机硅改性,提高了 聚氨酯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5.
受地形及地表建筑物等因素的限制贵阳市后坝至氧气厂排洪隧洞进口消能工布置较为困难,经过多方案比较,设计采用进口竖井消能方式。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修正,该工程技术可行、运行可靠、流态稳定。不仅解决工程难题,而且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对地表建筑物的干扰,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任意区域上计算二维和三维正态分布随机量的概率是相当繁难的。本文利用区域变换法对原点型区域(即包含坐标原点的域)上如何简便有效地近似计算正态随机量的概率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给出了若干估计方法和近似计算的公式以及相应的误差界。本文主要定理是定理2.1和定理3.1。  相似文献   
7.
回回天文历法在元代已开始使用.但未留下详细的文字资料.论述了明清时南京回回天文工作概况:明初由回回天文学家马沙亦黑、马合麻等在南京将回回历法译为汉文;明代成立了回回天文研究机构,在南京雨花台建回回观星台;清初梅文鼎在南京的朋友马德称是马合麻的后人.他存有《四省表影立成》等回回天文历法著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偏光显微镜、小角光散射和总散射光强测定等方法表征了热致性主链型中介基团含醚键的液晶聚芳酯OHO-10,并和与之仅连接键不同的THT-10(全酯键型)作比较。观察到OHO-10很不易结晶而形成冻结的液晶态;它的液晶区特别宽;液晶热稳定性好;液晶有序程度高;两相共存区很宽。这些都可能与其分子的共线性共平面较好有关。OHO-10与THT-10都能在包括清亮点以上的广大温区内通过剪切取向形成草席结构。所有这些特性都将有利于其加工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人造板板坯的导热性能,采用准稳态平板法,测试了木材纤维和稻草刨花两种板坯在载胶状态下(UF树脂施加量为10%,以绝干纤维或刨花为基础)的导热系数,研究了试验板坯目标密度(0.6、0.7、0.8和0.9 g/cm3)和含水率(木材纤维:10%、15%、20%、25%和30%;稻草碎料:10%、15%和20%)对板坯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目标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木材纤维板和稻草刨花板板坯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231 5~0.523 6 W/(m.K)和0.260 4~0.344 6 W/(m.K);板坯导热系数随密度增大和含水率提高而递增,含水率对木材纤维板板坯导热性能的影响比对稻草板板坯的显著;在板坯含水率低于20%时,稻草板板坯的导热性能普遍优于木材纤维板板坯。  相似文献   
10.
核盘菌交配型基因mat1-1敲除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方法对核盘菌的交配型基因mat1-1进行基因同源重组的敲除对比实验,获得了缺失mat1-1基因的转化菌株.先利用PCR方法获得mat1-1基因的左右两侧片段,将测序正确的两个侧翼片段分别重组到农杆菌转化载体PBI-G3C中,并将新霉素抗性标记引入农杆菌转化载体PBI-G3C中,构建成农杆菌介导转化核盘菌的打靶载体ΔPBI-G3CN-mat1-1,再将ΔPBI-G3CN-mat1-1质粒转化至根癌农杆菌EHA105中.利用核盘菌菌丝进行转化,将得到的转化菌株,利用PCR方法进行验证,证实有敲除菌株存在.通过对敲除菌株进行生理表型的测定发现,缺失mat1-1基因的敲除菌株其生长速度与野生核盘菌菌株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敲除菌株不能产生菌核与子囊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