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5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07篇
系统科学   447篇
丛书文集   147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517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柔性机械臂、大型可展开天线等机械结构的动作精度受运动过程中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和连接处接触非线性的影响十分显著。以含螺栓连接结构的大变形梁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动力学建模和振动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实验发现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搭建了含螺栓连接柔性大变形梁的实验台架,开展了敲击和正弦激振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螺栓连接的柔性梁较连续梁的(无螺栓连接)模态频率降低,阻尼增加,反映出随着激励能量增大,模态频率降低的非线性模态特征。改变螺栓连接位置会显著影响结构的模态频率,其变化规律可由求解线性矩阵特征值定性反映。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层织物织造过程中,各层纬纱打纬力需保持一致以及需要减少钢筘与纱线之间摩擦的要求,提出八连杆平行打纬机构,并根据工艺要求对打纬机构进行优化。以打纬机构的主轴转动140°时,筘座在后心位置处的近似静止位移Δs最小为优化目标,通过Matlab软件分析确定设计变量,优化钢筘在后死心位置的近似停留时间。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打纬机构不仅保证了钢筘的打纬动程和其在后死心处的静止时间,而且增大了钢筘的惯性打纬力,有利于厚重织物的打纬。  相似文献   
3.
智能高速罐身电阻焊机数字化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国产MCT80 0 0F8运动控制器为核心的智能高速罐身电阻焊机数字化控制系统 ,并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硬件接口、电机控制方法以及伺服电机的运动关系数学模型 .新的系统有利于提高罐身电阻焊机的制罐生产速度 ,并具有功能全面、可靠性高、控制精确、开放性好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体大小尺度 (LSS)方程组推导出湍流大小尺度涡量 (LSSV)方程组 ,给出两个关于湍流大小尺度涡量的命题 ,从而得到湍流封闭大小尺度涡量 (CLSSV)方程组。同时 ,对近程相互作用命题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5.
算法的相关性变换与划分带个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相关性变换法,划分并映射循环算法到具有固定尺寸的Systolic阵列。下标集合被划分成若干条带,划分带的条数与变换后的Systolic阵列算法的执行时间成正比。指出了Moldovan给出的计算划分带条数的公式有很大局限性,给出了由空间变换计算划分带条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拓扑有领航者的智能群体群集运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具有二次积分动态的智能群体跟随领航者实现群集运动编队,提出了一个分散控制方法对智能群体进行分散控制。基于动态时变有领航者的网络拓扑,用图论模型表示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通信关系,运用推广的Lyapunov理论、微分包含及非平滑分析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得到所有智能体速度方向收敛到同一方向并与领航者保持一致;所有智能体速度大小收敛并与领航者相同;互连的智能体之间没有碰撞发生;所有智能体的人工势场函数被最小化等重要结论。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某工程桩底缺陷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桩底补强过程中的造孔、清淤、压浆及验证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论述了一种结构简单,行之有效的机器人运动规划系统,能迅速判断机器人与工件的关系,实现浮雕造型机器人无碰撞轨迹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