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机立窑鼓风机调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效果.提出了风机的选型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一些立窑水泥厂的热工测定数据,推导出了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_(hb),废气带走热损失Q_f与窑面空气过剩系数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产生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原因,并就如何降低热损失,节约能源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新型水泥干法窑筒体腐蚀现象分析及实验室的模拟实验,认为,硫、氯、碱是筒体腐蚀的主要因素,进行筒体涂层,可以抑制筒体腐蚀。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铸铁散热器生产环境污染、产品成品率及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笔者研制了XWJ-1型消烟雾化净化系统。该系统是根据乡镇企业实际状况,在原烘烤窑内采用烟道重新配置、油烟预处理、水雾化冷却、分离污染物、净化排放五步骤设计。通过6年多的试验运行和改进,结果证明,使用XWJ-1型油烟雾化净化系统,可以把高温、高浓度烟气中的焦油和有害气体减少90%,并分离净化到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求(GB9078-1996,GB16297-1996),较好地解决了热能利用、污染物回收利用等问题,提高了制芯及散热器的成品率及其质量,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国内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能用于各种燃料和大多数工业炉窑。介绍了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国内有关典型应用实例说明: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用于节能和环保时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证明:用富氧助燃时,能明显降低燃料的燃点和燃尽温度,并大大缩短燃尽时间。  相似文献   
6.
加热速度对煤的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中碳对CO2化学反应性及单位质量碳的气化反应速度常数--特殊反应速度常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适于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煤用的高挥发分煤,经不同加热速度处理后煤中碳对CO2化学反应性和特殊反应速度常数发生明显变化,随加热速度增大而明显增大,这一研究结果为直接还原回转窑窑头喷煤强化还原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结合剂对熔融石英窑具性能与析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对熔融石英结构、不同结合剂结合的窑具性能和高温析晶结构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结合剂含量的性能比较,确定最佳配方(高铝结合剂最佳含量为30%,粘土结合剂最佳含量为20%),高温烧成析晶结构(α-石英,α-方石英,莫来石)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氧化铝厂回转窑机械运行状态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介绍了在Matlab环境下实现多目标模糊优化的有关技术,编写了实现回转窑机械运行状态多目标模糊优化的Matlab程序.现场应用表明,应用该程序指导调窑,能显著改善回转窑的机械运行状态,提高窑的运转率.同时该程序对于利用Matlab编写多目标模糊优化程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图3,参6.  相似文献   
9.
应用传热学理论分析炉气加热管传热过程,并结合设计实例进行传热系数和炉气加热管散热面积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义马煤田水害规律以正确指导煤矿的防治水工作,分析研究了历次突水资料、地质构造、小煤矿分布、河流流经区域、主要含水层和隔水层、采煤厚度及采后导水裂隙发育情况等,指出:随着小煤矿的关闭、河道疏浚、浅部地裂缝充填和大矿采掘活动向深部转移,矿井主要水害由大气降水、地表河水和小窑水转化为顶板水;顶板水威胁主要在义马向斜的核部、采深大于700 m的区域,断层尖灭端和断层带富水性较强,顶板突水及其强度与采厚、周期来压关系密切。针对顶板水害,提出了采用"三图—双预测法"对顶板突水的水源、通道和强度做出预测和评价;采用井上下物探方法,圈出顶板疑似富水区,并进行采前预疏放;完善工作面排水系统,提高抗水灾能力等防治水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