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9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0篇
综合类   31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献[1~6]报道:“铁同强碱不发生作用”.我们用干燥的铁粉和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实验证明:铁能跟强碱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2.
C60偶联多孔硅系统的蓝光发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G60作为表面钝化剂,与多孔硅进行偶联.发现当C60偶联多孔硅系统在空气中存储一年后,能够发射460nm左右的强烈蓝光.经过系统的测量和分析,认为蓝光起源的发光中心与SiO2体材料中的“自捕获激子”模型类似.它是由一个氧空位和一个间隙氧组成的,间隙氧同时和相邻的晶格氧形成过氧连接.光激发载流子来自于Si纳米晶粒的核心,辐射复合过程则在多孔硅表面的发光中心进行.进一步的电子束辐照和臭氧辐照实验证明了这个发光中心的存在.从FTIR谱的分析,推测是样品表面Si=O双键的缓慢变化促使了蓝光中心的自发产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 对气相赖氨酸(Lys)分子和Lys2-的基态稳定构型进行优化, 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 DFT)方法考察气相Lys分子和带电离子体系单重激发态的特性. 结果表明: Lys分子体系捕获双电子时, 其体系能量有所增加; S1单重激发态与S0基态能量差值变小; 分子体系的荧光波长增加; S7单重激发态跃迁轨道数减少.  相似文献   
4.
1 Results Oxy-apatite materials are thought as zirconia-substitutes in Solid Oxide Fuel Cells due to their fast ionic conduction. However, the well known difficulties related to their densification prevent them from being used as such. This study presents strategies to obtain oxy-apatite dense materials and the influence of elaboration route on transport properties.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ut on the microstructure effect on ion conduction. By the combined use of freeze-drying and conventional or spark p...  相似文献   
5.
羧基淀粉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羧基淀粉的制备条件与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容量关系,并研究它的使用条件和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微量Zn~(2+)在电解还原铕(Ⅲ)离子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阴极中含Zn~(2+)时,铕(Ⅲ)离子将缩短到达定量还原的时间,用循环伏安法监控电极过程的结果表明:电极过程是准一级的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树脂非均相催化酯化合成丙烯酸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间歇搅拌釜中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由丙烯酸和丁醇合成丙烯酸丁酯。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酯化作用,并且研究了搅拌速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KNC9型离子交换树脂在373.15-393.15K温度下具有最好的催化酯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国华  刘峥  沈方明 《广西科学》2002,9(1):46-47,52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由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制备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合成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的最以应条件为:间苯二酚5.5g,乙酰乙酸乙酯6.8ml,浓硫酸1.5ml,微波功率240W,微波辐射时间6min,产率84.1%,不采用微波辐射,反应时间大于10h,产率7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的特征峰与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各官能团的吸收峰吻合,测定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熔点为189-192℃。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加热法和普通加热法制备磷酸锌,微波法具有更快速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离子束蚀刻是一种有超精细加工能力的微细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子技术、表面科学等领域。硅及其化合物常用来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其表面蚀刻出具有一定几何布图尺寸的沟槽。其深度、宽度、边壁倾角及槽底形状等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