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体动力学问题的整体解法,并且从理论上给予论证。引导学生采用该方法解题,有助于学生整体直觉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miltonian of spin 1/2 quantum system under control and the energy level structure and transitions, a radio frequency pulse sequence is designed using intuitive and half counter-intuitive sequences of pulse to transfer the population of the 3-qubit system coherent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ed control sequence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system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the evolution of state. In principle,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control pulse sequence proposed can be generalized to use in the quantum systems of higher dimension.  相似文献   
3.
The function of the air target threat evaluation (TE) is the foundation for weapons allocation and senor resources management within the surface air defense. The multi-attribut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is utilized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the TE in which the tactic features of the detected target are treated as evaluation attributes. Meanwhile, the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IFS) is employed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uncertainty in the TE process. Furthermore, on the basis of the entropy weight and inclusion-comparison probability, a hybrid TE method is developed.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demands of naturalistic decision making, the proposed method allows air defense commanders to express their intuitive opinions besides incorporating into the threat features of the detected target.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provided to indic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4.
以智能终端上的交互方式为研究内容,针对智能手机的有形实体交互问题,提出智能手机上的直觉化视窗式交互方法,解决移动终端上由于沿用桌面式图形用户界面交互范式而造成的操作低效与不便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实体用户界面的手机读图系统Emagn,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交互效率与认知上较传统触摸手势交互方法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数学直觉思维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伟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4):119-120
讨论了数学直觉思维的概念和本质,并探讨了数学直觉思维与数学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实践道德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良知是其本体论-道德论的基础,致良知则是主体的道德实践过程,其精神实质是一种自律性很强的主体能动的实践道德观。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在于,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依据,将道德思想、道德规范融入到社会生活的的具体内容中去,实现社会生产实践的道德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模型的四足机器人直觉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TUWM-Ⅲ四足机器人在关节上设置驱动器,高层的步行任务转化为低层关节空间的驱动控制,它是非直觉的。针对这一问题,以虚拟驱动器模拟实际关节转矩,基于此虚拟驱动器的模型,将高层的步行任务转化为底层的关系转矩控制,凭直觉连续设置虚拟力使机器人不断从平衡状态进入不平衡状态,进而由虚拟模型得到期望转矩,驱动机器人进入新的平衡状态完成步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直觉思维与科学发现的关系和直觉思维与审美的关系,提出了科学发现与审美之间必然有其内在的联系,接着,以系统论方法分析了人类美感的形成过程与社会发展规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发现与社会发展规律间的关系。并且以人类社会发现为系统,指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是统一、融合的,从而说明审美意识与科学发现是统一的,其统一的桥梁是直觉思维,最后,提出了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审美方法。  相似文献   
9.
依据西方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理论资源,对中国新感觉派小说进行细读与阐释,透过具体小说文本的空间环境描写,探溯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与胡塞尔还原现象学的本质联系,从而对作家创作本旨作出一种现象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信号博弈均衡结果的唯一性及其算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研究一类满足直观标准的信号博弈,这类博弈存在唯一的精练贝叶斯均衡结果。首先,本文描述了信号博弈模型,给出了均衡定义和几个基本假设;然后,证明了三个基本定理,在这三个基本定理的基础上,证明了信号博弈有唯一的均衡结果的充分性定理,事实上,证明这一主要定理的过程给出了求解均衡结果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均衡结果的算法,并举例说明唯一均衡结果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