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用4个粒子的非最大纠缠纯态传输二能级二粒子的一般态。传输方案没有利用Bell基测量,而是利用么正变换和局域进行了测量。在经典通讯的帮助下,通过做适当的么正变换和对辅助量子位的测量,这个二粒子一般态可以一定的成功几率从发送者处传输到接收者处。  相似文献   
2.
实现量子态的隐形传送,尤其是多比特的量子态的隐形传送在量子信息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一个三原子和相干态腔场的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隐形传送三比特的未知原子态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提出利用一个三粒子纠缠GHZ态和两个二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任意的三粒子纠缠态从发送者传送给两个接收者中任意一个的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首先考察量子信道是最大纠缠态的情形,然后进一步考察量子信道是非最大纠缠态的情形.在量子信道为非最大纠缠态时,通过引进一个辅助粒子,并构造一个幺正变换矩阵,可以8 bdf 2概率成功地隐形传送任意的三粒子纠缠态.  相似文献   
4.
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不断取得的新突破,使量子通信实用化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简析了量子通信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量子通信的实用化现状进行了概括:实用化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已近在眼前,但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用化仍尚需时日。针对认识和理解量子通信时的典型误区,本文做了简要澄清。根据量子通信实用化发展态势,为我国量子通信的发展提出了4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测量的单向量子计算是重要的通用量子计算模型,可以模拟一般量子计算任务。单向量子计算基于量子簇态作为计算资源,利用每个量子位的局部量子测量和经典通信执行一般量子计算。单向量子计算是与量子线路模型等价的量子计算模型。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单向量子计算的量子资源、纠缠度量、局部操作简化,以及量子通信等给出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基于光学平台开展了一些量子模拟实验。量子簇态与单向量子计算为一般量子计算提供非常好的量子任务处理方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文主要总结基于测量的单向量子计算模型,包括重要的量子资源态、局部信息处理方式,以及与单向量子计算相关的研究;该文对单向量子计算存在的问题和前沿研究方法进行展望,为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EPR对和纠缠交换的双向量子隐形传态;在这个协议中,双方可同时发送一个未知的单一量子比特给对方,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比以前的提出的协议更加简单;利用提出的双向量子隐形传态,建立了一种新的双向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协议在通信过程中不需要传递携带秘密信息的量子比特,大大提高了量子通信的安全信.  相似文献   
7.
提出利用两个二粒子部分纠缠态实现单粒子量子态的隐形传态方案。首先考虑两个目标共享的、概率性的量子隐形传态;然后进一步考虑单个目标确定性的量子隐形传态。在这两个方案中,量子态的发送者的局域正定算符值测量(POVM)起着关键作用,并给出了该测量算符的数学表式。该方法可用于当两部分纠缠态的最小Schm idt系数μ和v满足条件2μ 2v-2μv-1≥0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使用4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在对4粒子纠缠态的纠缠系数方面并没有做确切要求的前提下,完成了未知3粒子纠缠态的隐形传态.在传输过程中,发送方对2对粒子进行Bell测量并公布结果,然后再对4粒子中的一个粒子作Hadamard操作之后,也对其进行测量,且将测量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公布.接收方引进2个辅助粒子并实施一次控制非操作,再进行一组适当的幺正变换,便可实现未知3粒子纠缠态的概率量子隐形传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GHZ态作为量子信道,再辅以经典信道传送经GHZ态测量后的信息,便可实现量子位的秘密共享.基于上述思想,充分利用六粒子GHZ纠缠态的相关性,通过1次Bell基测量、4次单粒子测量和相应的幺正变换,从而实现了4个量子位的秘密共享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G-KRA模型框架, 对已有的流片段概念进行扩展,  提出3种不同类型的流片段组, 并引入现象和目的的概念, 定义了流片段(组)的现象不可区分性. 根据流片段(组)的现象不可区分性合并流感知过程获得的某些流片段, 建立了流片段集合与现象集合间及现象集合与目的集合间的映射关系, 并形式化地描述了基于多重知识流片段集合的分层过程, 为客观世界基于多重知识的分层抽象过程提供了可共享和重用的知识库及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