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1篇
系统科学   105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综合类   14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科技论文中“关键词”的标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关键词在文献检索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科技论文的发表,必须重视关键词的标引.明确指出出版专业中关键词的概念,探讨了不同标引方法的利弊,介绍了关键词的标引方法.  相似文献   
3.
吕忠刚 《应用科技》2002,29(12):52-54,51
就工业企业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设计、外业观测和数据处理等各主要环节进行较细致的分析、总结和研究,综合阐述各环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强调在设计与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主要措施,指出测量成果中应重点关注的几项主要技术指标,对于工程施工布网和建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用一种新的时间离散化方法对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机构进行优化设计.该离散化方法是按被实现函数变化率的大小划分时间单元,在被实现函数变化率较大的区域,分点较密;在率化率较小的区域,分点较稀.笔者还分别用等间距的时间离散化及切比雪夫时间离散化方法,对同一机构使用同一种优化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三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没有增加计算工作量,而能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从5个方面探讨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差别,指出作业成本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安全性和正确性折中的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和研究如何在软件当前的现实下寻求功能正确性和安全性的折中策略,来解决商业软件长期以来带有“bug”和安全性问题.对功能正确性和安全性的折中方案,亦有详细的分析,最后还提出将软件开发的折中技术融入软件工程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状态反馈综合带加速度反馈的最优控制系统,利用系统所检测的位置量和速度量设计了加速度观测器,并对综合的最优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包括系统幅频、相频特性及状态估计值与真实状态之间的误差,最后给出了有、无加速度观测器反馈时系统跟踪晃动误差曲线。带加速度观测器反馈系统使晃动误差减小84%,滤除噪声的效果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在结构可靠性设计中,根据现有加工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几何尺寸变差系数的思想,并给出了当已知精度等级时,直接加工尺寸和组合尺寸变差系数的计算方法和程序。采用该方法使可靠性设计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邰振国 《山西科技》2007,(1):96-96,98
文章详细探讨了大口径水表在小流量下产生计量误差的原因,并结合使用现状,提出了以提高计量准确性来控制漏损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modelling non‐linearities and asymmetries i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variable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paper is to compare the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odels for the returns of three of the most traded exchange rates in terms of the US dollar, namely the French franc (FF/$), the German mark (DM/$) and the Japanese yen (Y/$).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non‐linear models of the SETAR, STAR and GARCH types is contrasted with their linear counterpa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attention is restricted to mean square forecast erro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s, when distinguishable, tends to favour the linear models. The forecast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s is evaluated also conditional on the regime at the forecast origin and on density forecasts. This analysis produces more evidence of forecasting gains from non‐linear model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