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349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侧钻技术是经济、高效开发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磨铣钢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存在下入摩阻大、磨铣耗时长导致开窗失败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材质复合管柱的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工艺,结合中国西北油田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井况,首先,提出了基于“铝合金+碳钢”的多材质复合管柱组合及设计方法;其次,开展了基于管柱实物屈曲实验数据的管柱临界屈曲载荷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并优选出了适合于“铝合金+碳钢”多材质复合管柱的屈曲临界载荷计算模型;最后,研究了综合考虑管柱扭矩、摩阻、刚性、井眼条件、管柱强度及材质的多材质复合管柱下入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下入性分析软件对西北油田顺北X1井、X2井、X3井、X4井复合管柱进行了下入可行性评价。该方法在X1井和X2井得到成功应用,进一步论证了该工艺现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的复合管柱设计和下入可行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海上油田电泵举升结蜡井热循环洗井工艺井筒温度场分布规律,综合考虑潜油电机增温、电缆散热、热流体注入量、注入深度、注入温度、结蜡管段传热和海水空气导热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建立了电泵井结蜡热循环洗井工艺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分析了热流体注入温度和注入量对混合产出流体的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量的增加混合产出液沿程井筒温度增加,随着注入温度的增加混合产出液沿程井筒温度增加。该方法可有效指导现场措施工艺的实施,达到延长结蜡井的清蜡周期、延缓产液/产油量下降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水泥砂浆墙面起砂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在制备微胶囊时囊心、壁材、介质、界面张力大小及固体界面吸附关系 ,对囊心包覆效果的影响 .  相似文献   
5.
研制出用于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干燥的新型热风炉。此炉型采用生物质燃料洁净燃烧技术及高强化传热技术,具有低污染、高效率、长寿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7.
热连轧精轧机组温度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实际生产数据入手,研究了温度模型设定精度的现状及设定精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消化了原来的温度模型程序并将其移植到微机上.经大量的离线统计回归分析,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温度模型改进方案.该改进方案的思路同样适合其他热轧生产线.  相似文献   
8.
减薄炭化室炉墙是提高焦炉产量,节约能源,减少投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我国厚80毫米炉墙焦炉的设计、施工与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冷热敷和功能锻炼治疗踝关节损伤的试验,表明冷热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时间短,疗效好,在运动实践中可提倡.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与底层框架砖房有关的条文规定和大量实际工程设计的基础上,对底部2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