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高渗储层成岩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砂岩强烈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沉积微相其胶结类型不同,从而导致酸性水溶蚀次生孔隙发育的程度迥异。通过沉积微相分析以及大量岩石显微薄片的观察,总结出7种苏里格庙地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段砂岩储层成岩相,并分析了5种沉积充填类型(序列)与成岩相的关系。总结出高渗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为净砂岩溶蚀相和净砂岩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它们主要发育在辫状河心滩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中。根据沉积相展布及成岩相发育规律,对苏里格庙及其外围地区的高渗储集层发育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高注低采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理论问题,采用岩心组合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了4种平面非均质模型方案在不同注采方式下水驱油机理,建立了反映平面非均质油层渗流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利用积分变换推导出模型的解析解.实验特征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高注低采的开发过程中储层全程泄压效果也远好于低注高采的开发情况.解决了高注低采开发的基本理论问题,为矿场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裂缝性和大孔道等高渗地层的调堵技术难题,研究了新型的含油污泥调堵剂.通过在含油污泥中加入微细活性矿物AK、增强剂AX和稳定剂BT,使含油污泥中的砂泥组分和油质沥青组分充分乳化分散,增强含油污泥调堵剂的活性,实现含油污泥调堵剂的可固化性能和浆体施工性能的优化.通过试验研究,优选出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含油污泥调堵剂最佳配方.评价试验表明,研究的新型含油污泥调堵剂,具有浆体稳定性好,析水小,抗窜强度高,流动性好和触变性强的特点,能够保证现场的顺利施工,具有一定的现场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用化学共沉法和普通真空烧结工艺,制备出高μi锰锌铁氧体材料.其性能为:μi:5500—7000,αμ:0.9—1.1×10-6(20—70℃),Bs:390-420mT,Hc<8A/m,Tc>130℃.试验中对材料的配方和烧结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渗条带控制下剩余油微观赋存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高含水期砂岩油藏中普遍出现高渗条带,为研究其控制下剩余油分布特征,在储层高渗条带条带动静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刻蚀模型,通过微观驱替试验研究不同级别高渗条带控制下注入水波及及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存在高渗条带的模型,增大驱替流速仅对绕流式剩余油的挖潜有效,而对包围式簇状、并联式喉道状、死角式点状剩余油影响不大,说明单纯提高驱替流速已不能作为动用高渗条带下剩余油的有效方式,研究结果为特高含水期油藏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荆克尧  佟颖  佟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3999-4004
中高渗砂岩储层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局部区域会出现高渗透条带,造成大量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使注水效率降低,研究高渗条带定量描述方法可改善特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降低油田开发成本.从特高含水期高渗条带表征参数入手,分析各参数对高渗条带的影响作用,应用综合判识方法建立高渗条带综合判识指数计算模型,在时变地质模型以及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计算各网格的综合判识指数,结合矿场密闭取心井及动态监测资料确定高渗条带判识标准,最终实现了特高含水期各级别高渗条带定量描述.典型井描述结果与取芯结果一致,方法可靠.描述结果可为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对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惠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745-4749
大庆肇州油田州57区块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内,为多条断层切割的非均质砂岩油藏。主要含油层位是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处于松辽盆地北部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前缘相带到湖相的过渡带上。截止2010年12月,采油井综合含水48.4%,有23口井含水已达90%以上,占采油井总数的23.4%。分析认为,储层的高渗条带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了高深条带的形成机理,并从岩心及测井资料入手,结合沉积相及生产动态对高渗条带进行了识别及分布预测,为高渗条带的治理及注采井网的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相对低/高渗透区对SAGD传热传质的影响,针对六种常见的渗透率分布模式,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SAGD数值模型,并对比分析了蒸汽腔发育和含油饱和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平面方向相对低渗区物性一定时,其距离SAGD井对越近,对该侧蒸汽腔和泄油区域侧向扩展的抑制作用就越强,SAGD传热传质非对称性越明显;平面方向相对高渗区的存在对该侧蒸汽腔和泄油区域侧向扩展具有促进作用,且相对高渗区距离SAGD井对越远,促进作用就越小,SAGD传热传质非对称性程度也越弱;从整体上来看,当垂直方向相对低渗区靠近SAGD井对时,它对整个蒸汽腔发育起抑制作用,而当它远离SAGD井对时,反而会加速蒸汽腔侧向和向下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