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8篇
系统科学   144篇
丛书文集   47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0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maps of the moon produced in the mid-seventeenth century by Jesuit Giambattista Riccioli (1598-1671) and Johannes Hevelius (1611-1687), whose cartographic projects competed for widespread acceptance. Although Hevelius’s Selenographia (1647) was applauded for its many detailed, self-engraved pictures of the moon, his cartography and proposed nomenclature were supplanted by Riccioli’s as offered in Almagestum novum (1651), in spite of the latter’s simplistic pictures and promotion of geocentric cosmology. Exploring this paradox through pictorial analysis, three types of images common to both Selenographia and Almagestum novum are compared, employing an analytical tool developed by Svetlana Alpers in The art of describing (1983). A focus on this debate exposes the tensions evoked by new technologies of vision and competing cultures of visual epistemology in seventeenth-century astronomy. As both selenographers grappled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and what kinds of knowledge could be generated visually,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ir competing projects pres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urse of visual astronomy, as well a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visual technologies’ in a period of controversy.  相似文献   
2.
桥头跳车会增加行车风险并且会大大增加每年的养护费用.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养护管理及施工经验,对桥头跳车的成因从设计、施工及运营使用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处理方法,尤其是对桥头搭板和土工格栅网两种目前工程界常用方法从设计机理到施工实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设计机理方面引入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边界拟合坐标网格生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了Thompson及Thomas曲线网格生成方法中控制网格分布的调节函数的问题所在,克服了Thomas曲线网格生成法中边界局部平直近似假定的缺陷,经过严格推导得出一组新的调节函数,并给出了曲线网格生成实例。实例检验表明,该调节函数能够对复杂边界的单连通域或多连通域生成理想的曲线网格,即边界处网格正交,内部网格分布能够适应物理量场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网格的概念、基础理论、国外一些国家的网格研究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网格的概念及特性,分析了它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运行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质勘探数据生成多比例尺图在勘探部署图的绘制与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构成勘探部署图数据元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比例尺图件的多分辨率模型。该模型保存了勘探图的不同比例尺下的数据,在应用中能根据不同的比例尺要求生成满足要求的图件,同时给出了模型的数据结构。结果表明,基于有向无环图(DAG)表示的数据抽取算法利用变化数据的空间关系能够提高计算性能,且算法的计算时间与变化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基于snappyHexMesh方法生成的自动网格体系在二维柱体绕流大涡模拟中的适用性,比较了该自动网格体系与人工网格体系对于Re为3 900圆柱绕流和Re为22 000方柱绕流的数值模拟结果。通过设置合理的计算域以及数值格式,采用snappyHexMesh自动网格以及人工网格的算例都表现出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将不同网格体系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snappyHexMesh网格可以提高数值求解效率;圆柱绕流对网格体系的变化比较敏感,不同密度的snappyHexMesh网格会显著影响圆柱气动力特征以及尾流区域的流场结果;snappyHexMesh网格体系可以准确预测方柱绕流,在方柱绕流大涡模拟中具有相较于圆柱绕流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Harmonic maps with potential from complete manifolds are considered. This is a new kind of maps more general than the usual harmonic maps relating to many interesting problems such as equilibrium system of ferromagnetic spin chain and Neumann motion. Aiming at the general properties, the author derives basic gradient estimates and then Liouville type results for these maps, which are interesting in constrast to those of the usual harmonic maps for the presence of potentials.  相似文献   
9.
偏微分方程网格生成技术中非线性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格生成技术是CFD中极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偏微分方程数值网格生成技术是目前应用和研究最多的网格生成方法。本文应该各非线性系数对网格正交性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验证。结果表明系数β具有控制网格正交性的作用,系数α和γ具有调节网格空间分布的作用,且其调节作用的强弱和α/γ的值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讨论了神经网络语音识别系统中的KohonenSOFM神经网络的矢量量化(VQ)的原理与过程,着重解决了其在实际应用时的若干问题,包括网络大小,学习步幅函数以及矢量量化过程中的公平竞争学习的控制函数的选定。过讨论了基于听觉模型的声学特性的提取与处理,这与VQ性能息息相关。系统应用的实验表明,该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系统中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