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0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以正丁醇和七氟丁酸酐为衍生化试剂的氨基酸气相色谱分析法。优选了衍生化条件,对野生果汁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分离及定量分析,经多种样品测定,均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缺乏锌、硼、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葡萄叶细胞进行观察表明:细胞核结构异常,叶绿体外被膜不完整,片层膜系统模糊不清,较则排列杂乱,重则趋于瓦解、消失,基质中出现了数量不等的液泡.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涂膜对葡萄常温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2,4-D、二氧化氯的壳聚糖涂膜剂研究葡萄的常温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该涂膜剂能有效地控制葡萄的腐烂率和鲜重损失,保持感官品质,延长存放期。  相似文献   
4.
以抗寒葡萄 4个品系的单芽茎段为试验材料 ,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了茎段的粗度、培养基中激素的比例、蔗糖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 :茎段在 2~ 3mm时 ,腋芽繁殖较快 ,生长较好 ;MS(BA 1 .0、IAA 0 .5、蔗糖 3 0g L)的培养基较适合 1 41和 2 0号葡萄的发育繁殖 ;蔗糖质量浓度 3 0g L为宜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山梨酸钾、柠檬酸分别与冷藏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汁保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8周的贮藏过程中,添加0.09%山梨酸钾的番茄汁,其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基本稳定,风味色泽变化不大,而添加0.03%和0.06%山梨酸钾的样品可溶性固形物下降15%。添加柠檬酸的样品与对照一样,可溶性固形物下降较大,风味色泽下降更多。所有样品维生素C含量、菌落总数均有较大下降,添加山梨酸钾的样品下降更大,说明山梨酸钾影响维生素C的保存。冷藏番茄汁时,添加0.09%的山梨酸钾更为有效。柠檬酸对番茄汁的保藏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应用于搅拌型番茄酸奶生产中,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对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李汁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完整地描述了李汁的全部生产过程,并对榨汁条件、护色剂处理、品味调配等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应用双歧杆菌发酵梨汁,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双歧杆菌加入梨汁中37℃发酵16~18h,活菌数增到10~9cfu·mL~(-1),发酵梨汁在4~5℃下保存5~7d后,活菌仍保持10~7cfu·mL~(-1)以上,并趋于稳定,可制成新型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葡萄中痕量铬。实验选用改进单纯形(MSM)法优选的测定条件及Luminol-H2O2发光体系,对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CL=2.56×10(-9)g/mL),重现性好(R.S.D=3.21%),线性范围为10(-9)~10(-7)g/mL,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五年生葡萄品种“早生高墨”在果实转色期采用对主、副梢摘叶的办法使每个结果枝的总叶面积保持在1500cm2,果穗以上的叶面积保持1000cm2,并且从果穗至顶端的副梢叶面积所占百分率分别为100(处理)、70(处理2)、30(处理3)和0(处理4).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结果枝上的浆果成熟速度比处理3和处理4要快,而且前两者浆果中的总可固物和花青甙的积累速度比后两者快.与此相反,前两者结果枝上浆果中可滴定酸的含量比后两者迅速减少.在浆果成熟阶段,副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比主梢叶片高,尤其是基部主梢叶的净光合率(Pn)显著地偏低,处理4结果枝上的浆果成熟期明显地推迟。在浆果转色前进行测定时,主、副梢叶片之间无论是内部结构,还是矿质营养的含量均无明显的差异.试验还对处理和未处理的主、副梢上的叶片净光合率(Pn)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