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研究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Summary Modern treatment of mental depression started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monoamine oxidase (MAO) inhibitors and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hese drug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psychopharmacology. Attempts to improve the anti-tuberculous action of the hydrazine derivative isoniazid by developing derivatives thereof led to the synthesis of iproniazid. Its introduction as the first modern antidepressant was based on three unexpected actions of the drug: MAO-inhibition, reversal of reserpine-induced sed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psychostimulation as a clinical side effect in man. However, the initial success of iproniazid and other MAO inhibitors, hydrazides and non-hydrazides, was curtailed by the occurrence of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such as potentiation of the blood-pressure elevating action of food amines. The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were a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 of antihistamines, one of which, chlorpromazine, showed neuroleptic activity. A congener of this compound, imipramine, was discovered by clinical observation to have unexpected antidepressant effects. The clinical success of this drug (which is still in us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uccessful series of other tricyclic and non-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Progress in the elucidation of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action of the tricyclic compounds has helped this development. Recent advances in basic research have also induced a revival of MAO-inhibitors since, due to the discovery of MAO-subtypes, inhibitors with higher specificity and fewer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are now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
电聚合吡咯膜修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制的铂丝电极经铂化处理后,将葡萄糖氧化酶与单体吡咯用循环伏安法共聚合到电极上,铂化后电极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固定的酶量,同时也增大了电极对H2O2的催化能力,使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增大到7.5mA/(mol·L^-1),还测试了聚合液中酶浓度、pH值和聚合时间等因素对电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再生丝心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构成的复合膜作为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基质,并用红外光谱测试了该复合膜的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形态.用上述复合膜材料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和羧酸二茂铁(或7,7,8,8-四氰代二甲基苯醌,TCNQ)制成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了黑曲霉细胞的生长及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生物合成.CaCO3是2种酶的产酶诱导因子,其产酶模式都是延续合成型,最大比生长速度μmax、菌体得率Y(X/S)、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合成得率Y(GOD/S)、Y(CAT/S)分别为0.097h-1、0.075g.g-1、29.34μmol·min-1·g-1、389.17μmol·min-1·g-1.也研究了各种物质对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金属离子对葡萄糖氧化酶有抑制,阴离子对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还原性小分子化合物是葡萄糖氧化酶的激活剂  相似文献   
5.
烟草中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活性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烟草叶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部分纯化,对比了叶中PPO在苗期和田间的活性差异,研究了其活性变化规律,发现生长旺盛期PPO活性高于其他时期,研究了烟叶在不同水势条件下PPO活性变化规律,发现水势过高、过低,PPO活性均较低,在一872.78kPa水势条件下,PPO活性最高,所以细胞中的含水量是影响PPO活性的因素之一.研究了PPO在35℃、40℃、45℃、50℃、55℃、60℃、65℃、70℃和75℃等烘烤温度条件下的热敏感性,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温度由35℃升至75℃,活性逐渐下降,在每一温度下保持5min,活性趋于稳定,用回归法得出了烟叶中PPO的下降百分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用双倒数作图法比较了NaDiCa、EDTA、巯基乙醇和硫脲4种常用抑制剂对烟叶中PPO活性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它们对PPO的抑制强度依次递减,而NaDiCa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抑制剂;CuCl2可以促进PPO活性,用回归法得出了活力增加百分数与二价铜离子浓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Cu-ZnS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部位结构设计、合成的一些模型化合物(the models of SOD,MSOD)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ZnSOD和含Cu(Ⅱ)、Fe(Ⅲ)、Mn(Ⅱ、Ⅲ的SOD模型化合物随浓度升高,有的对邻苯三酚氧化表现为负抑制(即促进邻苯三酚氧化);另一部分化合物在较低浓度表现为抑制,较高浓度表现为负抑制的交替变化;或抑制率的无规则变化。本文对出现负抑制的内在根源进行了探讨,鉴于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复杂反应机理;含Cu(Ⅱ)、Fe(Ⅲ)、Mn(Ⅱ、Ⅲ)SOD模型化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Fenton反应催化活性,及MSOD中金属离子的Lewis酸性,不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氧化酶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恒化器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发酵动力学,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恒化培养系统。对采集的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回归,求得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0.225h-1、饱和常数Ks=8.91g/L、基质得率系数YGmax=0.49g/g以及维持系数m=0.02g/g·h。并研究了pH、DO、NH2-N、葡萄糖酸、细胞产率,酶比活及体积产酶速率等参数随比生长速率变化的规律。在D=0.131h-1下体积产酶速率(DE)达最大值,为3.46×16.67μmol/s·L·h,是分批发酵最大体积产酶速率(1.53×16.67μmol/s·L·h)的2.26倍。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醇静电纺丝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疏松结构的优势固定葡萄糖氧化酶,以提高酶电极的性能.通过聚乙烯醇(PV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共同静电纺丝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获得了固定化酶膜,用于构筑安培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膜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镜的分析均表明酶成功固定在静电纺丝形成的纳米纤维膜中.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固定化酶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中保持了活性,采用PVA静电纺丝法固定COD比利用浇铸膜法所得到的酶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有更好的电流响应特性,通过在静电纺丝溶液中加入纳米金进一步提高了酶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6种葡萄糖荧光检测法.详细介绍了每种检测方法的荧光强度变化机理和葡萄糖检测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葡萄糖荧光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影响蛋白和SDS结合比例的各种因素.该比例与离子强度无关,但与巯基乙醇和SDS的质量分数相关.建立了测定蛋白-SDS胶束中蛋白与SDS结合比率的方法.当总SDS质量分数为蛋白质量分数的3倍左右,离子强度小于0.2,测出牛血清白蛋白、鱼精蛋白、溶菌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蛋白/SDS比例分别为1∶1.42、1∶1.62、1∶1.36、1∶1.53和1∶1.41.而乙醇酸氧化酶的蛋白/SDS比例则仅为1∶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