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贯彻水电部《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文件,适应电网谐波检测管理的需要,研制了本装置。它在微处理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电网谐波的自动检测:能测量基波至19次谐波的电压、电流、相位、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电压和电流的总畸变率。本文简述其工作原理、硬件框图、程序流程图、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措施、测试结果等。  相似文献   
2.
重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表明,重庆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粗放式、投资依赖型模式.政府一方面应发展“消费与投资兼顾”的集约型良性模式,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应在刺激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充分利用其滞后期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反腐败思想,是总结我党反腐败斗争经验,根据形势的变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过程中形成的,其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论聋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盲人,不仅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也是残疾人中的困难群体.多少年来,他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处在社会的下层.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特殊中、高等教育的发展,给盲人的命运带来了极大的转机.但同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聋人,他们目前的出路就远比不上同学历的盲人.由此,我们应该以思考聋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问题来解决聋人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献的“吐故”与“纳新”共同承担着建设、组织、发展馆藏文献体系,调整、控制、改革、完善馆藏文献结构,使之更趋于合理的任务,它们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两大基本活动。只有既重视“纳新”,也重视“吐故”,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强化文献的“吐故”剔除工作,应注意三点:其一,建立专门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从组织和人力上确保剔除工作正常进行;其二,制定计划、原则、范围和标准,避免剔除工作容易产生的临时性、突击性和随意性;其三,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的剔除处理方法,保证剔除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体育系游泳教学中进行了两种泳姿(蛙泳和爬泳)的平行教学实验。在不增加教学时数的情况下,增加数学内容,加大了每节课的练习密度.为学生在规定的一种泳姿学习时数内,学会两种泳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有效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道难题,文章提出:高校管理者要管好“该管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要把激发教师的内在积极作为高校教师劳动管理的根本,同时也要实施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司法解释三(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三条规定了无权处分情况之下处分合同有效,至此,善意取得制度以合同有效为构成要件的阻碍已经消除.善意取得制度的本质在于“善意”,是法律对实务中这种特殊现象的一种总结和对交易安全的特殊保护,与合同的效力并无逻辑关联;此外,判断合同的效力不应区分买受人的善意与恶意,因为买受人在签订合同之时仅仅只能对出卖人是否愿意与之签订合同的负担行为有认识,对出卖人是否有转移所有权的意思的处分行为永远是“善意的”;在出卖人“善意”出卖他人之物的场合,可以依是否构成重大误解来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9.
潘爱民 《科技资讯》2012,(1):204-205
安全用电包括用电时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当发生人身触电时,轻则烧伤,重则死亡;当发生设备事故时,轻则损坏电器设备,重则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必须重视安全用电问题,本文在分析人身触电事故的基础上,介绍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强调安全用电的知识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