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决策过程的任务是,选择一组互相联系的决策变量(决策行动、决策函数),在给定的环境条件或初始条件下,使一组互相冲突的要求得到某种意义上的满足。 研究决策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控制成功的复杂决策过程的一般规律,尤其是涉及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决策过程的一般规律,以便能  相似文献   
2.
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全耦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推导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透性与应力变形的关系,根据应变等效原则推导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的弹性矩阵,首次采用四自由度全耦合法,建立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全耦合有限元方程组,进行了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全耦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Z-T2)及陆相盆地演化阶级(T3-Q)两大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Z-1q)、裂谷-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1c-O1)、被动陆缘-克拉通-前陆盆地(O2-S)、加里东运动(S末)、裂谷-克拉通盆地(D-T1)、克拉通残留海盆-弧后(浊积)盆地(T2)、印支运动(T2-T3)、华北-华南板块焊合、古特提斯封闭与前陆盆地的形成(T3-J2)、压扭背景下的改造作用及拉分盆地的形成(J3-K1)、伸展-裂陷盆地的形成(K2-E)、喜马拉雅运动(E末-N初)及披盖性构造层的形成(N-Q)12个阶段。特别是对南方自中晚三叠世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现存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生界、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及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现今南方原生、次生及再生烃(二次生烃)油气藏分布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古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的测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潜山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 ,对缝洞发育程度的评价在储层性能的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 ,将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FMI)、常规测井与地质理论相结合 ,对研究区的十几口井进行了详细的裂缝识别 ,对地层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与地应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裂缝及溶蚀孔洞发育程度从南到北、从构造高部位向东、西两翼的构造低部位逐渐变差 ,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为北东东南西西 ,古应力的方向基本为北东南西。该方法的解释结果与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梯级水库联合理想补偿调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梯级水库群防洪调度问题,建立了一个梯级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对此模型提出了一种联合理想补偿调节方式,通过对白山和丰满水库联合调度计算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总结归纳了聚合物材料断面形貌特征定量分析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和断面粗糙度的表征参数、测试方法及其分类,指出:随加载速率增大、试验温度降低,聚合物材料断面镜面区、肋状形态应力白化区等耗散能量的特征区域尺寸降低;聚合物材料的断裂能耗表征参量与其断面的镜面区、肋状形态、应力白化区和断面粗糙度有关,脆性断裂时,材料断裂能耗的变化取决于断面粗糙度表征参量(RS、DF)的变化,断裂能耗参量与断面粗糙度表征参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韧性断裂时,断裂能耗参量与断面粗糙度表征参量偏离线性关系,其具体的关系与材料的断裂机制有关。聚合物材料断面定量分析必须与其变形、断裂的微观机制相结合,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蟠龙探区长2砂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查明低孔、低渗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原因,对该类油藏的研究、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蟠龙探区上三叠统长2砂岩进行了沉积相、砂岩岩石学和成岩作用及储层物性演化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其物性受沉积相、裂缝发育程度与规模、砂岩碎屑成分及成岩作用的控制,辫状河河心砂坝中细-细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平均13.5%)和渗透率(平均16.656×10-3μm2),曲流河天然堤粉细砂岩和细砂岩的孔隙度(平均11.2%)和渗透率(平均7.085×10-3μm2)较低;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使平均孔隙度丧失23.3%,胶结作用使平均孔隙度丧失6.4 %,碳酸盐是砂岩孔隙度丧失的主要胶结物;次生溶解作用是物性得到改善的重要途径;裂缝(平均1.8%)对砂岩渗透率的提高起了重要贡献。认为裂缝是导致砂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和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小江支流消落带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背景值调查结果.结果表明目前土壤未被重金属镉污染.  相似文献   
9.
基于Cluster的大型油藏数值模拟的并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整体油田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需要并行处理。该文基于Cluster并行系统,将三维三相油藏压力计算,转化为以油层为并行计算粒度、通过井筒压力耦合全油藏压力的多层二维二相的压力计算,用网格节点排序方法和预处理算法等缩短计算时间,实现了100.2万网格点的实际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问题,在17个处理机并行计算时,加速比达6.75。结果表明,该并行计算具有较好的效果,该并行软件正在胜利油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论三峡水库下游的河床冲淤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回顾和分析了三峡建库前后坝下游汉口以上河段的冲淤情况,通过分析丹江口、三门峡等水库下游实测资料表明,在水库下游河床冲刷、沙量恢复过程中,各粒径组输沙量均不会超出建库前水平,这是与河床边界、河型等因素无关的一般性规律,目前三峡水库下游冲淤计算成果与其他水库下游的冲淤规律存在矛盾之处,汉口以上河段冲淤情况以及对防洪的影响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