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清明上河园为例,在"认知—情感"形象模型的指导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和景区服务人员的访谈为分析样本,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信度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1)游客对清明上河园的感知形象整体比较好;2)景区在旅游商品和服务人员方面存在一定问题;3)性别、学历及月收入等社会统计学特征对游客的感知形象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清明上河园游客行为及经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公园必须有鲜明的主题,清明上河园突出宋文化,1998年开园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清明上河园的经营现状,为了该园更好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地了解了清明上河园的游客行为,在详细分析游客行为的基础上,对该园的经营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发展林业及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现代化、林业建设特色化对泽州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森林是农业和农村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分析了林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提出了林业生物质能源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贵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并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优势和不利条件,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最后对开发贵州的生态旅游资源提出了措施建议。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2开展生态旅游规划研究;3开展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知识培训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ArcG IS 9.0制作林业有害生物分布电子地图的方法,包括创建要素图层,建立连接,数据符号化以及图层标注。  相似文献   
7.
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公园绿地是最能体现城市绿地各项功能的绿地类型.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江苏省徐州市三环路内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三环路内公园绿地景观总量少;景观多样性偏低;公园绿地以大面积的自然景观类型为主;公园绿地总体分布不均匀,呈“内高外低”、“北高南低”之势.在徐州市三环路内各区的公园绿地布局中,泉山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好,云龙区和鼓楼区次之,九里区最差.  相似文献   
8.
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理论,探讨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结构,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得出了若干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遵循生态原则,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系统,树立省城太原的新形象,为太原市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根据战略重点与目标,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化城市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恩施市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必要性,同时对恩施市退耕还林(草)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经济学和生态学效应上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恩施市的影响,指出目前恩施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存在着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失调、缺乏完善配套措施、物种单一、重治理、轻管护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