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民俗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与风尚。女性在生产民俗中的角色定位,与其在家庭及社区中的地位相关。而角色的转换,会引起这种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以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印染包袱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分别从包袱的图案纹样、形式美感等方面论述了山东民间印染包袱不同的文化内蕴,剖析了劳动人民隐藏于包袱纹样之后的深邃的人文情怀和审美价值取向,揭示了民间印染包袱的艺术真谛,总结出其内在美感的基本规律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竹枝词或称竹枝歌,是我国古代诗词中一种颇具特色的诗歌体。历史上宁波曾经是竹枝词非常流行的地方。宁波古代的竹枝词创作内容十分丰富,描写了宁波古代的物质民俗、意识民俗、社会民俗、节日民俗及民间口传民俗,体现出重要的人文价值,是宁波民俗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借鉴西方狂欢文化理论,揭示中国节日民俗中的狂欢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并提出开发利用狂欢文化应当遵循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相结合、坚持全民性和自由平等、节会形态不断创新、保持真实性或真实感、兼顾新奇性与安全性等5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武陵地区有许多古镇于清末民初形成了完整的民俗体系。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武陵古镇民俗发生了重大变化。21世纪前后,随着古镇旅游的开发,出现了民俗复活、重构、复制、创新、变异等情况。传统民俗市场化以后已经脱离原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的民俗具有表演性、商品性、展示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特征。因此,只有将传统的良俗与现实生活中的良俗相融合,并为当地人所接受,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其民俗才最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文化的框架下 ,思考民俗与文献关系和价值 ,指出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凸起的趋向、民族文化遗产的形态 ,建设学术资料系统的方法 ,及其应用去向。  相似文献   
7.
望果节是西藏农区的重要节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章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对藏族传统望果节与现代望果节的形式和内容分别作了阐述,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认为,现代藏族望果节呈现组织形式一体化、宗教仪式简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餐饮娱乐现代化以及导向综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旅游交通和民俗旅游的涵义及其意义,浅要的探讨了现阶段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的民俗化的旅游交通形式,引出现有四川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对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物质生活民俗层面的变异将逐步引发深层的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的变异。通过对处于农业模式转型期的多依村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现代农作物品种和农业技术的引进可产生节省资源和加强对外交往等效应,并带来饮食民俗、信仰民俗和岁时节日民俗等方面的一系列变迁;同时揭示了生物多样性与化多样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阐述了保护地方作物品种对维持地方民俗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