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9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47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地震响应概率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推导了地铁车站结构极限状态超越概率的计算公式,以评价结构的地震易损性。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地震强度指标进行正交化和降维;为了克服传统地震响应概率模型中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指标服从对数空间线性分布假设的局限性,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趋势模型以预测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建立误差模型以描述基于统计的趋势模型与基于物理机制的数值模型之间的误差,以拓展残差的齐次方差正态分布假设的严格限制。最后,以上海典型2层三跨地铁车站为算例,计算得到其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建立的趋势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建立的误差模型准确地描述了趋势模型预测值的残差随地震强度指标第一主成分的方差非齐次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多分量地震技术中,准确地求取出纵、横波速比(γ)是多分量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地下同一层位具有相同的波阻抗比,因此该层位的反射纵波和反射转换波相互关联,纵横波速比与时间比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基于Sinc插值算法与相关系数谱分析的纵横波速比扫描方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γ,利用Sinc插值算法将纵波拉伸后与转换波进行互相关,当互相关系数达到最大时即可求出相应的γ。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可行的智能三维特观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地区地震勘探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这一困扰广大地震勘探科技人员的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文章从与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本和效益方面密切相关的覆盖次数问题,激发点冗余浪费问题,以及特管勘探设计与常规勘探设计的关系问题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计算机交互式实现方法,对于三维地震勘探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肇庆换流站供水工程之一的五尺峡取水泵站施工中,在受施工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采用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改为开口钢管桩,将双排桩改为单排桩,尝试搭设水上竹平台作沉桩施工平台等措施均取得成功,保证了质量、安全、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最优化法在计算平台破损后浮态及初稳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优化方法求解平台破损进水后浮态和初稳性的方法,并用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平台破损后的浮态和初稳性进行了计算。文中给出了某一平台在下沉就位过程中的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优化方法来求解平台破损进水后的浮态和初稳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浮动齿轮张紧装置能够对带传动自动提供张紧力的工作原理,导出了由重力和驱动力矩对带传动提供的张紧力计算式,并指出张紧力的变化范围是(-∞,∞),它具有随外载荷变化而自行调节的性能,能较好地满足带传动的工作要求。最后简述了装置满足张紧条件时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论述中国物权法对中国船舶登记制度产生的影响以及随之带来的法律启发,同时尝试对中国海事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填充墙框架抗侧力性能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等效斜撑框架模型”对砖填充墙钢筋砼框架进行抗震设计,并用可行方向法对此类结构进行抗震优化设计,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IFOSD-88(Fortran77),对于一般多层填充墙框架结构,经2~3次迭代即可获得稳定的结果。文末给出一个工程设计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现行设计方法相比,工程造价可降低8%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广府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采用菠萝格木材,设计并制作了两榀不同结构形式的典型广府木祠堂箍头榫框架,提出并制作了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雀替型阻尼器,对雀替型阻尼器加固前后的木框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弥补初次加载产生的损伤,在转角不大时给残损的榫卯节点提供较高的初始刚度,并在榫卯节点自身开始闭合时与之协同受力,提高节点刚度、极限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使得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高于未加固试件;未加固试件经过加载,出现了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现象,加固试件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和竖向顺纹劈裂裂缝;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呈现明显的“捏缩”现象,榫卯节点强度退化系数均大于0.83,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稳定的承载性能,随节点转角的增大,各节点的环线刚度、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呈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边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1~0.2,而中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05~0.1,且经过阻尼器加固,边跨框架与中跨框架试件的总滞回耗能分别提高了67%和19%。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对油所了的需求,必须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这就是要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方法,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处理地震勘探数据,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建立数字信号重色技术和短时傅立叶变换技术联合重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