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原子核反应堆系统在受外部中子源干扰时的最优控制问题。本文将散射裂变截面函数作为控制变量,以“范数最小”来衡量其最优性,证明了反应堆系统在受扰动时可控的,并给出了系统最优存在性和可逼近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c,h,α参量描述核的形变,建立了含中子发射的朗之万耦合模型,并完成了核裂变前中子发射多重性的蒙特卡罗计算.经过验证,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另外,本文区分了鞍点前及鞍点后的中子发射,重点考察了裂变核的鞍点振荡,发现鞍点振荡期间的中子发射多重性不可忽略,并且其数量随入射粒子实验室能量及复合核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对于热的重核,鞍点振荡期间的中子发射多重性将极大地影响核裂变碎片角分布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依据Jahn-Teller效应理论与量子理论,利用群论和对称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了C42+分子的Eg b1g系统的Jahn-Teller效应及其各向异性现象,构建了Eg b1g系统的电声耦合哈密顿量,借助幺正平移变换计算出了系统的电子基态与激发态及其能量.结果表明,由于电声耦合作用的缘故,系统发生了Jahn-Teller畸变,畸变使得系统在其势能面上形成了两个具有D2h对称性势阱.无论系统处在哪一个势阱中,系统的二重简并的电子基态能级都将发生分裂,因此畸变导致系统电子基态的简并性完全被消除.经过Jahn-Teller畸变,C42+分子就会从D4h对称性降低到D2h对称性,同时C42+分子的振动频率发生分解,频率的分解就意味着C42+分子的各向同性遭到破坏而呈现出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大青山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青山东段4件基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获得该区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历史,并探讨大青山现代地貌的形成。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57.7±3.8~50.4±3.3 Ma,封闭径迹长度分布在10.7±0.4~9.9±0.1μm之间。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大青山地区存在晚白垩世(约100~90 Ma)和中?晚中新世(13.5~7 Ma)以来两个快速抬升冷却阶段,13.5~7 Ma以来是本区剥露最快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隆升造就现今大青山的地貌格局。  相似文献   
5.
6.
人芽囊原虫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扫描电镜观察,人芽囊原虫空泡型虫体的表面较光滑;阿米巴型虫体表面高低不平,呈锯齿状和块状突起;颗粒型虫体表面呈长条形内陷。颗粒型虫体表面的颗粒是在细胞质中产生的,细胞外膜破裂后露丁体表,脱离表面后,表面留有半球形凹陷。颗粒型虫体内和表面的圆形颗粒性质一致,为线粒体、微小体等结构,纤丝层在空泡型虫体中可能起着维持虫体形,增强虫体表面强度的作用,老化的空泡型虫体失去了上述功能;在阿米巴型虫体中,起着非专一性粘着细菌的功能。本文认为人芽囊原虫细胞外环境与细胞内环境之间有潜在通道。  相似文献   
7.
8.
取自天山南侧库车盆地北缘欧西达坂花岗岩体的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给出了初步结果:中 新生代天山板内造山带在早白垩世(134Ma~109Ma)发生了明显快速隆升,平均隆升速率为0.13mm/a(130m/Ma);而从晚白垩世到现在,天山板内造山带的平均隆升速率为0.03mm/a(31.9m/Ma)。在晚新生代天山板内造山带再次发生了快速隆升。现有的同位素研究成果表明中新生代天山造山带至少发生了两次幕式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9.
Integrated fission track and (U-Th)/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6 apatite and 6 zircon samples from a near vertical section in The Tiantangzhai region at the core of the present Dabieshan oroge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gion experienced cooling/exhumation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and Early Tertiary period. Age-elevation relationships for different dating systems and different minerals suggest a pulse of rapid exhumation at ~110 Ma before present, preserved in the structurally highest samples. At lower elevations, ages begin to decrease with decreasing elevation, suggesting lower exhumation rates since 90 Ma. Two periods of different exhumation rates are identified since 90 Ma. The average apparent exhumation rate for the period of 43.4—22.5 is 0.062 km/Ma, whereas that for the period of 76.4—47.4 Ma is 0.039 km/Ma.  相似文献   
10.
马嘶岭是一个偏僻的穷山区。这里山高坡陡,森林密布,河水咆哮,野兽出没,夜晚怪光闪现,奇声阵阵,充满了诡谲与神秘。但金矿的发现,为人们摆脱贫困带来了曙光。而6名踏勘队员却在马嘶岭上被雇佣的挑夫九财叔用开山大斧所砍杀。这令人震颤的血案背后,让人看到了物质和精神压力给人造成的巨大裂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