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5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告5例心性猝死(3例为冠心病性猝死),年龄为39—69岁。认为冠心病是中老年教职工猝死的主要原因,因而提出学校对他们的保健重点应放在防治冠心病上。  相似文献   
2.
用线虫实验模型系统研究调节器官发育及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基因,且发现这种基因在人体中也存在,这一成果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程序性细胞死亡”机理的发现为艾滋病、肿瘤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寻找新方法的可能,将在人类战胜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振荡器对所构成的系统在锁相现象和停振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文中还对一些新的研究结果、研究方向以及数值计算方法也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传奇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一生,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尤其影响了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里,有着对死亡的不断的理性思考.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超然,海明威最终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美丽,一种平静.在他的杰作<老人与海>里,他把自己对死亡的意识赋予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与老渔夫Santiago进行了几日的殊死搏斗后,仍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在和老渔夫的搏斗以及被鲨鱼的蚕食之后,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但海明威对它悲壮的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因为他认为体现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后的死,才是最美丽的死.  相似文献   
5.
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索是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类散文称为"人生美文".人生美文成功地展现了现代作家对生与死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索和思考,反映了他们怎样由苦闷而思考,由思考而奋起,终于在生活的实践和磨练中,认识人生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一步步地从狭小的自我走向国家、民族"大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自忠的死,是民族危机的召唤,也是他用以“明志”的一种方式。张自忠的死是十分理性的,同时又是十分感性的。张自忠的死引起了不同民族、不同集团、不同阶层的巨大反响,折射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各个方面。研究张自忠将军之死,对于我们认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然之死与人类世界观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然之死必将导致人类之死,而引发自然之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广泛传播,人类中心主义得以立足的价值根基是主体性原则统治下的主客二分的世界观,要避免因自然之死导致人类提前死亡的悲剧发生,就必须在人类世界观上实现根本性转变,而海德格尔、莫尔特曼对现代文化的深层信念所做的批判性反思.为人类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一个前进道路上的路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统计法、实验法等分析方法,对我院随机抽样学生进行跨栏跑教学实验,认为学生对跨栏跑教学普遍存在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本文根据跨栏跑教学的运动规律采取了相关训练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程度补语,“死”类词极性意义的获得是两次词义跃升的结果。词义跃升的推动力源于人的认知途径和“死”类词词义特殊性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仅就传销群体服从齐次生灭过程,线性增灭过程的情形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