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缩乙二醇双对甲苯磺酸酯的新合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一种合成多缩乙二醇双对甲苯磺酸酯的新方法。该法收率明显提高,并能得到品状的三缩四乙二醇双对甲苯磺酸酯(文献为油状物)。  相似文献   
2.
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了SO42-/TiO2固体超强酸型他化剂,结果表明其在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中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肉桂酸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苯甲醛为原料,经Perkin反应、甲酯化,合成了肉桂酸甲酯。酯化反应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该催化剂易得、不腐蚀 催化活性稳定、使用寿命长、可反复使用。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步骤少、产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烷基多苷、顺丁稀二酸酐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磺化反应合成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成反应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使用一种新的复合型催化剂(TsOH-PPDS),使羧酸和醇快速合成酯的研究结果。使用这种新型催化剂合成了13种酯,其催化效果比较好,回流时间仅15min,最高酯化产率达到92.5%。  相似文献   
6.
以取代苯甲酸和氯丙烯为原料,在固-液相转移催化下合成了3种取代苯甲酸烯丙酯。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加以确定。在实验中使用了10种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利用新型催化剂--强酸型阳离子树脂固载硫酸铈催化合成羧酸,实验结果 表明,该催化剂性能优良,操作简单,且无三废污染,酯化产率最高可达97.24%。  相似文献   
8.
报道新型固体酸Lewis酸催化剂(Ⅱ)的制备,并与固体超强酸Fe2O3/SO^2-4催化剂(Ⅰ)分别进行催化酯化对比试验,选用催化剂(Ⅱ)作催化剂合成了15种羟基羧酸酯。通过实验证明催化剂(Ⅱ)使羟基羧酸与醇进行酯化性能优良(优于固体超强酸Fe2O3/SO^2-4),且操作简单,无腐蚀,污染小。在15种羟基羧酸酯中柠檬酸三丁酯的产率高达97.8%。  相似文献   
9.
多元脂肪酸酯,是聚合物的优良助剂。本文主要介绍以烃基酸性硫酸酯类为催化剂,合成多元脂肪酸酯的工艺过程。这种合成方法,可使多元酸(或醇)的酯化率达到95%~98%。  相似文献   
10.
Summary In various organs of the guinea pig, the total cholesterol content of an orga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ercentage of esterified cholesterol present in this organ. Cholesterol esterifying capacity was shown in most organs, with highest activities in the adrenals, the spleen and the liver.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found between the cholesteryl ester content of an organ and its acyl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activity suggests a possible role of this enzyme in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the total and esterified cholesterol in a tissue.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Crédit aux Chercheurs du Fonds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of Belgium.Acknowledgments. I am indebted to Prof. C. Harvengt for his stimulating interest and helpful suggestions. I wish to thank Y. van Nieuwenhuyze and J. Costermans for their valuable laboratory assistance and Dr H. Baudon for patholog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