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晚唐五代江浙隐逸文学的复盛,与中原文化第二次向南推移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杨吴、南唐及吴越政权的偏安与稳定,为地域性文学生态的改善提供了历史契机;九华山、西山、庐山、奉化、永嘉等地,相继成为隐逸作家聚集交流的胜地。由道士、僧侣及出世文人共同组成的创作群体,借助隐逸文学表达了独特的生活境遇和价值理想,同时呈现出一种乱世特有的静谧与安闲。不过,其作品时常体现出偏狭和无奈的情态。  相似文献   
2.
3.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uthor’s escapism In this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 3, 1802 ,and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the poet wrote this particular poem for his beloved sister. And the sister ’s calmness and complacency came to be the best pill to heal the wounds of the poet.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中,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以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而在这特有的文化内涵中,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哲学底蕴——道家的隐逸思想,独特的自然山水的基本格调,都和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学有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遗著。剧中备受创伤的泰龙一家总是在彼此抱怨、互相争吵又追悔莫及。他们对过去无法释怀,更借此逃避残酷的现实。逃避主义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人生之旅是悲剧性的——从希望走向绝望。剧中的象征起到了揭示主题的重要作用,更暴露出人物内心的矛盾与彷徨。该剧亦传达出剧作家对人生及命运的叩问。这部经典给现代人新的教益:在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现代人面临更多更大的困境,更应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命运抗争,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