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系统科学   130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37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发展阶段论、科教优先、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邓小平在对生产力的研究之中,蕴含着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回顾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以降,自从教育制度西化之后,在开启科学思维理性之窗时,却关闭了自己“象思维”的悟性之窗,致使中国学人陷入失去主体话语境地。后来几代学人,由于只有单一科学思维理性,以至于不能真正进入和领会中国传统经典。中西思维方式不同,源于语言不同。“象思维”作为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是最具本原性和原刨性的思维。在“轴心时期”,西方在“象思维”基础上产生出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并逐渐构成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象思维”则经过儒、道、佛三家而推向高级形态,构成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崇尚不同最高思想观念(非实体与实体)的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但都非万能。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不能取代,而只有经过会通,才能推进各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由透射和反射系统构成的组合系统的基点基面,推导出了其位置公式,结果表明这样的组合系统等效于一个反射镜,等效反射镜就是反射系统经透射系统所成的象,最后对其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数学文化史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在文化系统中的价值取向.同时本文从中国古代数学在十三世纪下半叶价值观念发生变动的角度,对宋元数学的兴衰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和关键在于干部。广大干部要从传统与现代、整体与个人、大是与小非、内质与外化等关系层面的理解上,形成自觉践行荣辱观的文化自觉;要以“规矩”与“方圆”的逻辑理念构建干部新形象,即努力铸造一种内在的恪守原则性、纪律性的“内方”形象,外在的体现和谐性、团结性的“外圆”形象,以及整体优化的原则性、和谐性兼备的“方圆统一”的道德人格喻义形象。  相似文献   
7.
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交流电路中铁芯线圈释放能量的特点之后,提出了在用示波器法测量铁芯线圈磁滞回线的基础上计算其等效电感的方法。通过用已知的空芯电感值与实际计算出的等效电感值的比较,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捷变频条件下 ,通过对等效独立采样脉冲数和积累增益的分析和研究 ,提供有效抑制海浪杂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切削颤振理论用共振法决定等效参数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新的颤振方程。  相似文献   
10.
系统视角下的现代新型国家安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型国家安全观认为,国家安全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综合系统,系统科学的系统整体突现原理、系统结构质变原理和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是审视、解读、认知现代新型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视角、理论基石和认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