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44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手性镍催化二乙基锌对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条件,优化后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的一般条件为:低温(近反应溶剂冰点),常压,非质子非极性溶剂(环己烷).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习者学习日语的畏惧心理,在基础日语的教学中采用句素添入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消除学习者的畏惧心理,而且能够使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证明了:对任何整数t≥6和d≥2,从一条长为d的简单路通过添加t条边后得到的图的最小直径上界为[d-2/t 1] 2,如果d∈J'(t,k)={2k(t 1) 1,2k(t 1) 2,2k(t 1)-t 1}∪{2k(t 1)-t h:h=6,7,…,t};其他情形为[d-2/t 1] 1.这个证明改进了已知结果,而且[d-2/t 1] 1是最好的上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集中散热问题的研究,论述了散热面积对供热温度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批量图像上叠加文字的问题,比较了Photoshop批处理、GD图形库编程、Fire—worksJavaScript等几种大批量图像汉字叠加的程序处理方法,最后给出了一种利用ExcelVBA、以XML语言作为数据中介、以FireworksMX为图像处理工具的相对简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框架-填充墙体系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线弹性及初应力增量有限元法分析砌体填充墙参与协同工作的框架结构体系,由于填充砌体的抗拉、压抗力的显著差弄,填充墙的抗力作用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填充墙砌体部份首先屈服破坏。若采用配筋砌体或在砌体内加构造柱及卧梁等技术措施,能较有效地提高结构的强度、刚度、改善动力学特性,对挖掘结构的承载能力,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添加剂对电解锰矿石中锰浸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几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对电解金属锰矿石(主要是菱锰矿)中锰的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等有机添加剂在常规时间里,可使锰的浸出率达到85%以上,是实际工业生产中可取的添加剂;浓硫酸虽也可提高浸出率,但由于具有强腐蚀性而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8.
手性1,2-环己二胺和1,2-二苯基乙二胺分别与2倍以上物质的量的方酸二酯反应可得含C2对称的手性方酰胺配体4和6以及少量单取代产物5。当1,2-二苯基乙二胺与等物质的量的方酸二正丁酯的乙醇溶液在回流温度下反应时则得关环产物7。上述新配体可用于催化二乙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产物仲醇的化学得率和ee值分别为45%-98%和25%-71%,所有新配体的结构均被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螺[5.5]十一烷-3-酮新的合成路线,即环己酮1经环氧化生成1-氧杂螺[2.5]辛烷2;2再与路易斯酸作用发生氢重排生成甲酰环己酮3;3与甲基乙烯酮在酸的催化下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1-螺[5.5]十一烯-3-酮4;最后经加氢生成目的产物螺[5.5]十一烷-3-酮5,总收率为28.9%,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方法在HF/6-31G**及B3LYP/6-31G**水平上对硅甲基亚胺与水间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能量梯度法对反应途径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对过渡态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一由两步基元过程所构成的复杂反应,两反应物首先经过一无势垒过程形成中间体复合物,该复合物经过四元环过渡态形成产物,第二步过程的活化势垒为1.67kJ·mol-1(B3LYP/6-31G**).总反应为强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